成人附红细胞体病猝死一例

来源 :中国法医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部位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附红细胞体病引起的人类死亡罕有报道,本文现对一例人附红细胞体病所致死亡进行法医学鉴定,本例根据病理学的特征,结合细胞化学检查结果,在排除原因死亡可能后,确诊该例患者死于附红细胞体病。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一起交通事故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由于事情较为复杂,因此笔者对死亡尸体和相关车辆都进行了仔细检查。笔者用排除法的方式来认定死者的死亡原因,希望与同仁共同分析案例。
做为江苏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的成员,笔者参加了数百起的省级医疗事故鉴定。在鉴定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案件基本事实清楚的情况下,仍有一部份案件定性错误,鉴定结论不科学,究其原因:鉴定体制上的的问题、鉴定人的法律知识问题、保护主义与报复行为、关系案、金钱案的问题是影响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正确性的重要因素。
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检察、法院及其它侦查机关均将省级、地市级医学会专家组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中的鉴定结论作为认定医疗事故罪的刑事司法鉴定结论使用,当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认定某一医疗事故争议属医疗事故,公安机关才予以立案侦查,检察院才予以批捕、起诉,法院才予以审判。本文总结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程序不符合刑事法律要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主体不符合刑事法律要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结论不符合刑事法律要
一些医院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或由于认识上的错误,或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等原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过度治疗,不仅增加当事人的医疗费用,还可能对患者的人身造成损害,甚而构成医疗事故。本文现总结宫颈癌过度治疗构成医疗事故一例,该病例神经损伤为不全性损伤,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患者下肢肌力达到四级,且还可以进一步好转。对于神经损伤病例,如果鉴定时间过早,神经功能障碍相应较重,所定医疗事故等级偏高,
本文总结了概念模糊和与《民法》的冲突;事故分级不科学、除外情形欠前提条件、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医疗事故欠妥、以及病历资料使用的侵权性等目前医疗事故处理存在的问题。
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是指运用法医学、医学、法学、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医疗事故的患者死亡的原因、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的原因进行科学鉴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法医在医疗事故鉴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条例就医疗事故鉴定的提起、受理、专家鉴定组的组成、鉴定、合议、鉴定文书制作等一系列的工作程序及做法均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并确立了处理医疗事故必须在公开、公正、公平
随着人们法律知识的不断增长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医患矛盾日益突出,也使得医疗风险因素日益增多。所谓的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在医疗目的之外发生的意外不良事件。本文就如何防范和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进一步改善曾经一度紧张的医患关系,,以及医疗过程中医疗风险易发因素与相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2002年9月1日生效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对于正确处理医患纠纷,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条例》和《暂行办法》中均没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且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为“构成医疗事故”或“不构成医疗事故”,使之表现成为了医疗纠纷种类的判定方法之一。可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性质没有明确。也因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定性的
本文对一例手术切除右下肢血管瘤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技术鉴定进行探讨,得到的结论是:该例医疗事故鉴定为三级戊等医疗事故,但在论述中并未对其理由进行阐述,因此,该鉴定结论在医患双方均难以接受。该例医疗事故鉴定虽然对医方的过失进行了分析,但没有分析每一种过失行为在造成患方伤残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在笼统地判断为医方承担次要责任中,不管是卫生行政部门、人民法院还是双方当事人在处理事故时都很可能因为每一个具体
法医伤情检验本着对当事人进行公平鉴定的原则,是为当事人讨回公道的手段,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一些特殊的病人,疾病与外伤并存或是巧合,医生和病人都不会想到是外伤引起来的,结果造成了误诊误治。正是有了法医的认真工作,揭开了庐山真面目,还事实以真相,使得这部分当事人得到了公正的对待。气管、支气管损伤这里指直接作用在颈部或气管的外力引起的,如枪伤、锐器伤、自刎割断气管等;亦可由胸部闭合性创伤所致的间接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