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脑卒中患者ADL能力恢复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来源 :2012南京国际中医药论坛暨世界健康促进联合会成立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6982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能力(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能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上田敏偏瘫上下肢功能12级评定、功能独立性评测(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SM)、伯格氏平衡量表测定.结果:影响患者下肢功能的正性因素包括康复治疗干预、接受康复治疗的时间和高胆固醇,负性因素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浅感觉损伤.影响患者上肢功能的正性因素为康复治疗干预、接受康复治疗的时间,负性因素BMI、吞咽困难、浅感觉损伤和发病次数.影响患者手功能的正性因素为康复治疗干预和从发病到康复介入的时间,负性因素肌张力、二便失禁和发病次数.而影响患者FIM的正性因素为康复治疗干预,负性因素分别为BMI、二便失禁、高胆固醇、性别和居住状态.影响患者平衡功能的正性因素为康复治疗干预,负性因素分别为BMI、发病次数和高血糖.结论:康复治疗的尽早介入和长期介入是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有利因素;BM工为上下肢功能、功能独立性及肢体平衡功能恢复的阻碍因素,提示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减重意识的教育、避免家属过度照顾,增加减重的康复训练项目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电针与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作用的时效特点.方法:68例患者均在降糖药基础上,给予不同的针灸疗法干预治疗,电针组33例,穴位注射组35例(注入弥可保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0天、40天、60天时分别进行临床症状积分、神经病变积分、总体疗效评定.结果:两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症状积分均呈不断下降趋势;电针起效较快,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平台期"现象,穴位注射法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