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尿香草扁桃酸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o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测定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尿液单胺类主要神经递质代谢产物香草扁桃酸的含量,了解该病与神经递质代谢物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组40例抽动障碍患儿,系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诊断符合DSM-Ⅳ中关于抽动障碍各亚型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就诊年龄为(8.0±1.41)岁,其中最小的6岁,最大的10岁.正常对照组33例,为自愿参加该研究的健康儿童,无神经系统疾病,应用采用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0例多发性抽动症(TS)患儿随机尿液中香草扁桃酸(VMA)水平进行测定,以同年龄段正常儿童尿样作为对照,并利用尿肌酐(Cr)校正.结果:经色谱方法学验证,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儿童尿液VMA和Cr的检测准确稳定.测得病例组尿液VMA/Cr值为:1.597±0.0951μg/mg,对照组VMA/Cr值为2.198±0.112μg/mg,病例组尿液VMNCr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男孩和女孩尿香草扁桃酸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span>>0.05).结论: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尿样中存在香草扁桃酸的水平异常,在临床上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这在国内外尚首次报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组蛋白乙酰化作用对H+,K+-ATP酶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姜黄素组、熊去氧胆酸组,每组10只.采用水浸-束缚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检测各组胃黏膜溃疡指数(Ul)和胃液pH值,观察其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并通过用Q-PCR法检测胃黏膜细胞H+,K+-ATP酶alpha(α)亚基mRNA,Western印迹法检测胃黏膜细胞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酸合成障碍中3β-羟基-5-C27-类固醇脱氢酶缺陷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进展.方法:对经HSD3B7基因突变分析明确诊断的1例3β-羟基-5-C27-类固醇脱氢酶缺陷患儿,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并对2000年以来国外报道的51例进行了文献复习.结果:(1)病例为3个月婴儿,自新生儿期出现胆汁淤积,血清生化:总胆红素110.7 μmol/L,直接胆红素74.5μmol/L
目的:观察益气补脾手法治疗小儿脾虚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儿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8),观察组采用益气补脾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混悬剂治疗.治疗6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5.1%,对照组治愈率为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间(4.67±1.24)天,对
目的:评价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改良表在消化科住院患儿中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评价筛查结果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对2013-1-1至2013-4-30期间,在医院消化科住院的所有患儿进行体格测量,医生和护士采用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改良表分别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填写营养风险筛查表.评分标准:4-5分为高营养风险,1-3分为中度营养风险,0分为低营养风险.评价指标:根据护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去乳糖奶粉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回溯参考文献的方法,获得去乳糖奶粉治疗小于3岁儿童急性腹泻的相关RCT研究.以治疗失败率、腹泻病程为主要结局指标、以体重增加量为次要结局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采用RevMan5.2软件对纳入文献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儿童难治性克罗恩病(C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分析2006年至2012年期间在医院使用沙利度胺治疗的14例难治性CD病例的临床特点.所有患儿沙利度胺初始剂量均为2mg/kg/d,治疗后进行长期随访,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24周及52周进行疗效评估,分析PCDAI评分以及ESR、CRP炎性指标的变化,观察激素的用量调整情况.同时密切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探讨内镜下采用不同套扎术对儿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根据内镜下观察病变的形态及大小,在超声内镜协助下对病变性质进行初步诊断,分别采用不同的套扎技术治疗儿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并用内镜随访套扎术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以及病变脱落情况.结果: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儿在十二指肠降部及十二指肠乳头对侧可见大小分别为2.5*1.5cm和1.6*1cm的大息肉,两处病变均采用
目的:研究双气囊小肠镜对儿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Meckels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是指持续或反复的消化道出血,但传统的内镜(包括胃镜和结肠镜)和影像学(包括MD同位素扫描)检查均不能明确其病因.从2006年12月至2012年4月,共2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在医院接受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对28例患儿的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探索双气囊小肠镜对儿童Meckels憩室的
目的:通过对儿童多发性硬化进行随访,总结其躯体、视力及心理预后特点,分析儿童多发硬化的预后特征.方法:对23例患病3年以上的儿童多发硬化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问卷调查、物理检查、完善复诊患儿功能障碍状况量表(ED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心理检查,并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等,对临床及预后进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