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甲烷和短程反硝化污泥富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研究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自行设置的间歇运行式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SEGSB)与实现短程硝化的SBR反应器集成(SEGSB-SBR)工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整个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微生物生态以及生物脱氮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为阐明系统废水处理机制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生物电化学脱氮原理是利用一些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氨氧化与反硝化微生物富集在电极表面,催化电极表面与微生物之间的电子传递,从而实现氨氧化与反硝化的偶联脱氮过程。本文通过构建微生物电解池,以外加低电压的方式探讨了该生物电化学体系中氨氧化偶联反硝化去除,为低C/N比氨氮废水的脱氮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蓝藻水华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研究中取太湖表层底泥,投加一定量太湖自然风干藻粉,分别放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密闭反应。结果发现,温度越高底泥间隙水中Fe(Ⅱ)达到最高值所需要的时间越短,最高浓度也越高。温度越高的实验组间隙水中SO42-下降越快。温度越高间隙水中PO43-释放越快、越明显。高温时底泥TOC减少的更快、更明显,低温时TOC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本实验结果表明,水温较低时,沉降的蓝藻分
本研究采用化学合成方法,通过脱卤缩合1,8-二氯蒽醌蒽醌,制备出醌基高分子功能载体,并利用该功能载体进行了加速偶氮染料废水生物降解的实验研究。实验对所制备的醌基高分子功能材料进行了1H-NRM,FTIR,XRD,GPC表征;考察了醌基高分子功能材料对染料酸性红B降解的加速作用;并考察了醌基高分子功能材料的重复利用性。实验结果表明:(1)单体红外图在1050cm-1处的强峰在聚合物图谱中消失,单体X
本文通过在厌氧铁还原条件下,研究外加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和腐殖酸(AQDS)作为电子介体的条件下,FCP的厌氧还原脱氯转化动力学,同时利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和定量PCR等方法分析了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还原脱氯动力学结果表明,添加碳源和电子介体均能明显加速PCP在土壤中的还原脱氯转化;对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克隆文库分析,发现水稻土中脱氯微生物菌群主要以梭状芽胞杆菌类群和变型
沉积物是湖泊生态与环境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湖泊系统中固体介质的代表,是表层及近表层物质积极转化与交替的场所,对水环境质量和水体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由环境微生物学以及电化学等多门学科交叉形成的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和废物资源利用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发现,具有电极呼吸能力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淡水沉积物中电化学活性菌种活性主要与沉积物铁含量相关。沉积物微生物电化学工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日益受到关注,但高效实用技术仍然缺乏。传统生物脱氮工艺效率低、流程长、占地面积大,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以厌氧氨氧化为基础的单级自养脱氮技术具有占地少、耗能低、剩余污泥少等优势,成为新型可持续的生物脱氮技术。但其微生物增殖缓慢、启动周期长和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将膜曝气技术和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单级自养脱氮,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单级自养脱氮膜生物反应器(MBR)。膜分离技术
本研究利用生物电化学系统阴极能够促进污染物还原分解的特性,开发了微生物催化电解工艺,并将微生物催化电解与传统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耦合,开发出升流式生物催化电解反应器(UBER)。基于此,建立并完成了中试规模的微生物催化电解-水解酸化耦合系统(BES-ABR),通过生物电化学反应强化了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同时,对系统中嗜电极功能微生物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的脱色机制进行了解
本研究以K2Cr207为模型污染物,介体调控电子传递为核心,乙酸纤维素包埋为固定方法,搭建介体催化强化Cr(Ⅵ)生物修复技术实验体系,开展非水溶性氧化还原介体调控生物还原Cr(Ⅵ)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水溶性酿介体调控Cr(Ⅵ)生物还原是一项发展前景较好、切实可行的技术,在提高Cr(Ⅵ)还原速率的同时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问题,为Cr(Ⅵ)生物还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生物除铬的实际应用奠定
针对污染水源生物脱氮过程可利用碳源不足的突出问题,采用投加芦苇提取液的生物刺激方式开展生物膜脱氮性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研究.运行三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R1,R2,R3),分别投加不同量芦苇提取液(0ml,60ml,120ml),进水有机物浓度分别为(4.13+0.56)mg l-1、(8.51+0.64)mg l-1和(13.24±0.49)mg l-1.结果表明随着芦苇提取液增加,硝氮平
为开发高效率、抗冲击能强的有机废水沼气发酵技术,本文以炭纤维膜为载体,在实验室规模对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进行研究.经过40d的稳定运行,通过COD去除率、pH、产气量、甲烷含量、有机酸等指标反映有机荷对4个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冲击;通过双向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炭纤维载体在有机负荷冲击过程中对微生物固着的贡献.结果表明:4个炭纤维载体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在不同有机负荷冲击下,炭纤维载体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