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蔬菜田杂草以及化学防除的现状与问题

来源 :第六次全国杂草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on2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我国蔬菜田杂草的分布与危害,总结了蔬菜田化学除草的特点以及应用除草剂现状,并针对蔬菜田化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意在引起备界重视,加强蔬菜田化除的科研及推广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对落粒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其化学防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粒高粱的发芽最适温度为30℃~35℃,发芽最适土壤湿度为60﹪,在玉米生育期中其株高生长速度快于玉米;温室试验证明4﹪玉农乐67ml/亩对落粒高粱的防效可达到100﹪,而40﹪阿特拉津150ml/亩与40﹪乙阿合剂150ml/亩与40﹪乙阿合剂150ml/亩不能有效地防除落粒高
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在棉花、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田使用的Y-2除草地膜.它除了具有普通地膜增温保墒效果外,还具有除草效果好的特点,其物理机械性能也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优等品标准,在室内存放2a仍有较高的除草效果.
室内生物测定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速收对鸭跖草的控制有特效,以每亩使用8g~12g的剂量,防除效果达93﹪~100﹪,并对大豆安全,但对苍耳和稗草防效较差.速收适于混用,其中,速收+广灭灵+都尔是比较理想的配方.对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均为90﹪以上,对鸭跖草防效高达97.2﹪.用速收+乙草胺配方大面积示范的结果与上述结论是一致的.
本文研究了淮北地区夏玉米田杂草的种类、发生和群落组成以及化学防治技术.在21科65种杂草中主要杂草有14种,马唐、鸭跖草和旱稗为优势种杂草.出草高峰期大约在播后10~30天内,但不同种植方式的夏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有所不同.玉农乐和g芜踪是较适宜的除草剂品种.
本文报道几种经筛选的除草剂对玉米地杂草的防除效果.42﹪乙阿合剂的效果最好,鲜防达97﹪,60﹪丁草胺和50﹪扑草净混用扩大了杀草谱,总鲜防达90﹪以上,40﹪F8426+38﹪莠去津的鲜防也达90﹪以上.
选用适宜表面活性剂、增稠剂、防冻剂及合理混合比例研制出35﹪草克宁水悬浮乳剂.该药具有对环境和作物安全、适用范围大、除草效果好和成本低等优点,可望在华北夏播作物田广泛应用.
进行了莠去津、盖萨普林、Balance、乙草胺、禾耐斯、施田补、丁草胺、广灭灵防除玉米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八种芽前除草剂均有较好的控草效果,且对玉米出芽和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在药后30天,以96﹪普萨普林可湿性粉剂80g/亩的效果最好,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0.5﹪和94.0﹪,广灭灵和丁草胺效果稍差.在药后45天,Balance和广灭灵的防效有所提高,而丁草胺、施田补的防效有所下降
观察了菵草发生消长规律,生育期及不同播种深度出苗情况,调查了田间菵草发生与危害,并对菵草种群发生量呈上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菵草的防治对策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提出了轻型栽培稻田化学除草的优良配方幼禾葆复配剂,每公顷施用3000-3750g幼禾葆17.2﹪WP除草效果达95﹪左右.确定了除草效果、水稻安全苗率(Y)与施药剂量(X)、土壤水分(X)、旋药时间(X)等各因素的相关式和影响程度,前者相关式Y=10.29+0.187X+0.116X-0.068X;后者相关式Y=201.87-0.243X-2.29X+0.65X;各因素影响程度,前者分别为
省工、节本、高效率的抛栽水稻在我国广大稻区发展迅速.酰苯胺类除草剂苯噻草胺与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复配成省力神可湿性粉剂,用于防除抛栽稻田杂草,具有高效、广谱、安全、经济等特点.在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水稻抛栽后5~6天,每亩用有效成分25~30g,田间水层3~4厘米,保水5天以上,可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碎米莎草、长莎草、水苋、节节菜、陌上菜、丁香蓼、鳢肠、鸭舌草、矮慈菇等一年生和多年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