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煤型气晚期成藏特征

来源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3g3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柴北缘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气成熟度研究入手,通过典型油气藏油、气形成时间的烃源岩成熟度对比分析,结合研究区源岩热史和流体包裹体资料,发现在同一油气藏中天然气和原油具有不同的形成时期,天然气具有明显的晚期成烃、晚期成藏的特点,指出受晚喜山期新构造运动控制的晚期构造圈闭是柴北缘下步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文将通过川东北普光气田和西加拿大盆地泥盆系碳酸盐储层沥青两个研究实例,利用扫描电镜—能谱联用技术阐明细菌硫酸盐还原和高温硫酸盐还原也可以改变原生和次生沥青的光学性质和显微组构。
本文利用烃源岩生烃母质构成、元素、Rock-Eval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确定了二叠系烃源岩以腐泥型Ⅱ干酪根为主,成烃母质以浮游藻类、底栖生物和真菌细菌等为主,但高热演化程度使得二叠系烃源岩现今生烃潜力相对较差,H/C比值和IH指数偏低。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模拟实验表明,高有机质烃源岩生烃潜力恢复系数残留高,而低有机碳烃源岩生烃潜力恢复系数低。天然气气源对比分析表明,普光气田主要为上二叠统烃源岩
文章利用盆地南部地区最新钻探的井下资料、周边露头地质调查资料及大量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从富有机质页岩区域展布、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储集特征、含气性等方面,重点研究了川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综合利用页岩各种地质特征以及实测页岩含气量等关键参数,采用体积法初步估算了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并预测了研究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区。
运用油气二次运移差异聚集理论,对川南DTC地区沙溪庙组一段气藏进行研究认为:该层段油气差异聚集具有3个主要特征:①构造高部位的主河道砂体,且该砂体与边界深部断层相接;②主河道沉积,河道砂体上倾尖灭,砂体下覆地层小断层或裂缝系统发育;③叠置河道砂体,且砂体在油气运移通道上。这些表明,该地区沙溪庙组一段气藏成藏,受控于构造、储层物性、运移通道、遮挡条件等成藏因素的组合及匹配状况。后期配合这三个主要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