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温铝基钎料的制备及工艺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ia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铝基钎料的制备及其工艺特性.通过光不显微镜(OS)、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钎料及钎焊接头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对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陶瓷电容器级(平均粒径为0.1-0.2μm的超细粉末)NbO粉末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均匀沉淀过程中,反应温度、沉淀终点、pH值、反应物浓度、脱水剂和添加剂以及焙烧温度对Nb(OH)粉体粒度分布及粒径的影响.利用TG-DTA、SEM、XRD、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和CILAS粒度测试仪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HNbOF浓度在0.2~0.4M时,以NH·HO作沉淀剂,
本文试图用低温活化烧结的途径来制备氧化铝陶瓷材料.以湿化学法制备纳米α-AlO作为掺杂纳米晶,MgO和SiO为烧结助剂,对商用γ-AlO粉体预处理后,采用无压烧结工艺,在1450℃制备了抗弯强度为430±30MPa,断裂韧性为4.0±0.5MPa.m的高性能氧化铝陶瓷.并对掺杂α-AlO纳米晶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原位合成银氧化锡(Ag/SnO)复合材料.对材料的相组成、力学和物理性能以及电接触寿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接触电阻低、电接触寿命高的特点,并且原材料准备简单、制备工艺流程短、便于材料的后续加工,是一种新颖的银氧化锡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硅对定向凝固NiAl基合金IC6A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C6A合金中添加0.10-0.20wt﹪Si会使合金的枝晶间区析出块状的MoNi相和Mo(NiSi)相,当硅的添加量达到0.30wt﹪时,合金的枝晶间区除了析出这两种相外,还有针状的Y-NiMo相析出.这些相的析出不利于合金的高温持久性能,它们的硬度较大,只能通过孪晶的方式变形.
制备出一种可替代AgCdO的Ag-Cu-C-SnO触头材料,可在多种大、中负荷继电器、接触器上使用,该材料有良好的可加工性、抗熔焊性和抗电弧烧损性,经28VDC,40A电负荷下,工作寿命之3000次以上.
铸锭显微结构对烧结Nd-Fe-B系永磁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成分为(NdDy)(FeAl)B合金铸锭中2:14:1相结晶为片状,片与片之间存在富稀土R相,四方结构的2:14:1向冷却方向厚度为45mm时,则铸锭存在α-Fe,富Nd相分布不均,当冷却方向的厚度为2mm时,铸锭不存在α-Fe,则片状2:14:1相的厚度最小,富R相均匀分布.
Ni-20Cr-10Mo-10Co铸造镍基高温合金主要用于飞机发动机的高温部件,它不同于由γ相作为主要强化相的镍基高温合金,是以碳化物为主要强化相的.该合金碳的含量较高,约在0.3﹪左右;Al、Tl含量极低小于0.1﹪.本文通过扫描电镜,X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在该合金中分别添加了微量元素B、Zr,合金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并且对在实验条件为800℃、165Mpa情况下合金蠕变和持久性能进行了研究.
本文推导了双频率形成的复合磁场中热力比的数学模型,并对热力比与材料的厚度、电流频率以及磁感应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应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电磁约束成形过程中感应圈结构、熔体与感应圈的间隙、电流频率等对熔体的成形力场和温度场的耦合作用规律.发现:感应圈的高度、感应圈与熔体的间隙及电流频率对温度场和成形力场的耦合关系有明显的影响.
本文运用透射电子显微术、高分辨电子显微术和X射线能谱分析研究了铸态和变形后AZ91D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位错组态,为预测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提供了基础.研究表明,合金中除α-Mg、β-MgAl相外,还有AlMn和MgAl相存在,经压缩变形后,合金中的位错密度随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大,并在β-MgAl相中也发现了位错缠绕现象.本文还首次变形态AZ91D合金中发现位错堆积现象,这些位错被限制在滑移面并堆积在
基于离心铸造原理及多元Zr基合金具有较高玻璃形成能力,本文利用传统的离心铸造方法成功地制备出厚度为1mm的块状完全非晶环.当铸环的厚度为1.5mm和2mmm的时候,在非晶基体中析出一些ZrCu和ZrNi相.利用离心铸造方法制备非晶环扩展了块状非晶的应用领域,如制备块状非晶管及非晶基梯度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