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资源节约型水泥工业的几个问题

来源 :2005年水泥技术交流大会暨第七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我国水泥工业生产特点,对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水泥工业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发展资源节约型的我国水泥工业,不仅使之成为具有环境净化机能的清洁生产行业,而且可成为工业废弃物及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工业大户,还有可能摆脱我国天然矿物资源和能源短缺的状况,实现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解决含盐有机废液焚烧过程中由碱金属盐等低熔点盐类造成的结焦、结渣、腐蚀等危害。过程及方法:蒸发结晶——焚烧工艺应用于富含低沸点有机物的含盐废液处理,能同时达到脱盐和降低辅助燃料用量的作用。蒸发残液回流继续蒸发。结论:含氯化钠的苯酚模拟废水在蒸发过程中产生含有机物浓度很高、钠离子浓度微量的有机废液蒸汽。有机物的挥发率高于99.00%,Na+的去除率达到99.88%。有机废液蒸汽直接进入流化床焚烧炉进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量1万m3/d。采用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一生化、二氧化氯消毒等水处理工艺,使废水经处理、再生后回用于生产。4年来该工程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完全满足生产用水要求,废水回用率达90%以上,其再生利用水资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受市政工程建设以及地下水开采影响,地面沉降已经是上海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而地下水人工回灌是控制地面沉降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上海由于受市政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地下水回灌工作面临较大困难。因此,上海除了应加强地下水专用回灌井建设以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对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后用于人工回灌的研究,既能解决地下水回灌问题,又能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减轻水环境污染的压力。
针对城市水资源危机的现状,分析了雨洪资源化的可行性,介绍了雨洪资源利用的进展,提出了加快城市雨洪利用的主要措施。
本文介绍了再生水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水环境中的应用,从以再生水为载体的城市水环境系统构建的基本要素、水质改善与生态系统构建、水体功能保持与利用等方面探讨实现城市区域水良性循环的途径,可为滨海严重缺水地区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
采用潜流式人工湿地对城区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在0.3~1.2m/d之间时,人工湿地对TP、T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分别维持在20~50%、30~55%和80~95%之间;当水力负荷大于1.2m/d时,TN的去除效果明显下降,但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基本不变。湿地出水中TP和TN的浓度与相应面积负荷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人工湿地对TP、TN和浊度的去除主要是在前二分
本文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试验水样,采用烧杯实验法,考察了氯、氯胺、高锰酸钾单独预处理工艺以及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预处理工艺的灭活效能及对THMs形成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对于污染严重,尤其是耗氯物质含量较高的污水,氯灭活致病微生物的效果受到极大影响,与氯胺相比,灭活效果并不占有优势,与投药总量相同的单独氯、氯胺工艺相比,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工艺处理受污染水时,不但在灭活效能上略有提高,而
再生水回用是解决中国缺水问题的有效措施,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水资源配置系统中各方目标冲突又模糊的特点,建立了再生水与天然水资源配置的模糊优化模型,该模型将系统中各方目标当作独立的个体,以配水“满意度”作为目标函数,在配水满足一定的水质、水量的要求下,得到用水部门最小满意度水平最大化、整体满意度水平最大化、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最优化三种水资源模糊优化配置方案以满足
本文结合顺义水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生态修复的系列措施。拟通过截污治污、河道疏浚等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生态护坡、缓冲带、水源保障等工程措施构建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相协调的滨水生态园区,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本文介绍了AGIECUT VERTEX慢走丝线切割系统的重要指标、主机机械结构、走丝系统的结构及脉冲电源的特点,又分析了该系统的高精度和热稳定性等优点,以及人性化设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