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法合成阿立哌唑

来源 :第九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优化了阿立哌唑的合成方法。方法:通过正交法确定反应条件。结果:阿立哌唑的结构通过IR、H-NMR(CDCI,)及”C-NMR(CDCl3)确认。结论:本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且提高了反应收率。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HP-5(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30m×320μm,0.25Iμm)色谱柱,柱温:100~C.顶空进样器条件:样品瓶温度:80E.定量环温度:105C,传输线温度:110C,加压、填充、平衡时间均为0.2分钟,进样时间:1.0分钟. 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50C,进样口温度:250C,载气为氮气,进样量1.
目的:为了得到高产的辅酶黄媛0产生菌株,以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Ag3作为出发菌株,进行菌种选育。方法:进行种子培养周期、发酵培养周期、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和菌种的自然分离。结果:筛选到高产菌株Q-2-27,该菌株辅酶Q10相对发酵单位达到396.0,比出发菌株Ag3有明显提高,且菌株遗传4代稳定性较好。
目的:对酸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层析手段和波谱方法分离并鉴定化合物。结果:分离并鉴定了新骨架化合物Physalkekenlin A。结论:Physalkekenlin A骨架新颖,值得深入研究。
目的:研究两头尖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及LH-20层析等方法对两头尖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并通过MTT法对其抑制9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进行了研究。结果:从两头尖根茎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羟基-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1-4)-α-L-阿拉伯糖苷(1)和27-羟基-齐墩果酸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4
目的:确定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老鹰茶总黄酮的工艺。方法:采用优选树脂纯化老鹰茶总黄酮,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老鹰茶总黄酮含量。结果:AB一8树脂纯化老鹰茶总黄酮效果较好,其工艺参数为:原液上样浓度为2.7mg/mL,最大吸附量为14.65mg/g干树脂,吸附速度为2BV/h,上样2次,吸附时间为1 h,洗脱剂为90%乙醇,用量为4 BV,洗脱速度为2 BV/h,树脂可重复使用6次。结论:AB一8树脂对老鹰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凝胶剂中布洛芬经皮渗透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Frnnz扩散池,以离体鼠皮为透皮屏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受液中布咯芬的会计师.考察不同浓度凝胶基质中布咯芬在0.5、1、1.5、2、3、4、5、6、8、10、24、48、72h时的累积透过量,采用滞留时间法评价羧甲基纤维素钠水凝胶的经皮释药特性。结果:1.25%和2.5%甲基纤维素的布咯芬凝胶剂的外观较好,
目的:摸索芪参胶囊中,黄芪、人参的鉴别方法。方法:薄层色谱法,分别以黄芪甲苷与人参对照药材作为鉴别用对照品,点样于默克色谱薄层预制硅胶G板上,在三氯甲烷一甲醇一水系统中展开。结果:对照品特征斑点明显,分离度良好。结论:可用上述方法进行芪参胶囊中黄芪、人参的鉴别。
实验研究了用羟丙甲纤维素用于复方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包衣方法,并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包衣液浓度20%,流量0.09—0.11kg/min,片芯水分为4%~7%,片芯硬度为10~14kg/mm2.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包衣液浓度和片芯硬度.且薄膜衣片在增重、外观、吸湿性、溶出度和释放度方面非常良好,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
目的:建立中国成年人中服用地高辛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促进个体化给药。方法:收集155名长期规律服用地高辛患者的262例次稳态地高辛的测定结果以及相关临床数据.应用NONMEM软件求算PPK参数值,建立基本模型和最终模型。结果:地高辛达到稳态时,其PPK模型符合一室吸收模型. 地高辛体内清除和患者血清肌酐浓度、体重、是否有合并用钙离子拮抗剂(CCB)、螺内酯(SPR)有关.最终模型公
目的:研究氯霉素耳丸的制备工艺,解决氯霉素耳丸生产过程粘连、丸重偏小的质量问题.方法:通过影响滴丸质量的多个因素进行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处方设计和工艺参数.结果:(1)氯霉素耳丸的粘连影响因素主要为基质组成,一定量的PEG基质比例或加入少量疏水性基质可以降低粘连现象;(2)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减低黏结程度,但可能影响滴丸圆整度;(3)增加丸重的方法有四种:降低料液温度、增加料液黏度、缩短滴制距离、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