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沙河街组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来源 :全国第四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取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沙四段不同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进行分析,从中识别出6个中期旋回和数十个短期旋回,其中短期旋回可细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三种类型.讨论了每种短期旋回的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及其沉积相序列和组合,并且指出了有利储集体在短期旋回中的发育部位.在识别湖泛面和短期旋回叠加样式的基础上,对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进行等时对比,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最后,分析了层序格架内储层的发育规律,指出短期旋回和中期旋回层序界面相叠合的位置为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部位,这些砂体与断层互相配合可形成断层-岩性油藏,而处于中期旋回内部的储层为辅助储层,是形成岩性油藏的有利部位.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中国河口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下切河谷层序的特征及形成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虽然它们的沉积只经过了半个海平面变化周期,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层序。由于其形成时间最晚,沉积记录保存完整,由沉积记录恢复其形成过程,有助于全面认识层序结构和理解层序地层学的预测功能。
本文对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下段层序地层学与沉积体系分析一体化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该体系有利于正确地对比和追索相的横向关系和建立整个盆地内相和沉积体系的三维配置关系。在海(湖)平面的背景下研究沉积体系,有利于从沉积演化和成因的角度理解其特征。
本文对石南地区头屯河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头屯河组泥岩为一套以棕褐色为主受较强风化作用的产物,地层区域性易碎裂、跨塌,受井径影响的多条测井曲线变化幅度都很大,与上覆地层电性差异极为明显。底界面为头屯河组泥岩与西山窑组接触,电性特征有显著的差异,表现为电阻率由低变高,密度由小变大,声波时差由大变小。
本文对准噶尔盆地石南16井A块三维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及砂层组展布趋势进行了研究。文章利用钻井资料和地震剖面进行了砂体追踪,建立了重点砂层组为单元的沉积体系格架,同时结合运用全三维解释、多元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等多种地震技术方法和手段,编绘了二层砂体平面沉积体系图,分析了砂体的展布趋势。
本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该区侏罗系沉积总体表现出一次完整的水进-水退旋回,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表现为总体水进过程,同时还表现出局部时段的振荡。
本文对层序地层学在八区下乌尔禾组地层划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运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油藏地层划分对比,识别了各类层序界面,划分了层序、准层序组和体系域,建立了全油藏层序格架。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南缘东河砂岩沉积演化与砂体分布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东河砂岩沉积期间塔北南缘发育有滨海平原、滨岸、混积滨岸、碎屑岩浅海陆棚和碳酸盐岩浅海陆棚五类沉积相。砂体有滨岸、混积滨岸、陆棚浅滩和滨海平原的小型河道砂等多种沉积类型,但以砂砾质、砂质滨岸的临滨、前滨砂体为主。砂体横向上向盆内相变为浅海陆棚的石灰岩、泥岩沉积,向陆方向相变为滨海平原的泥岩沉积。
本文对东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文章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手段研究总结了不同沉积体系下层序地层的形成规律和模式,进行了地层的精细划分和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级别层序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本文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储层分布预测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该区地层具有两个大的沉积间断,下白垩统营城组沉积末和登娄库组沉积末,使大部分地区缺失泉头组一、二段和登娄库组,形成了上、下地质特点完全不同的深、浅两套沉积地层。整个地区地层厚度从盆地的边部到中心由薄到厚,埋藏深度由小到大。
本文对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上二叠统长兴阶40多米厚的石灰岩地层的54个样品进行了有机碳碳同位素和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长兴阶有机碳碳同位素组成在-29.6‰~-25.2‰(VPDB)之间,在地层层序分布上,总体呈现自下而上由重变轻的趋势,但在此期间有2个明显偏轻的分布层段和3个偏重的分布层段。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在-3.0‰~4.1‰(VPDB)之间,在长兴阶有三个轻-重-轻的旋回变化,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