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的趋光性以及对附着基颜色的感应行为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海参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g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刺参的趋光特性和附着基颜色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分别用平均趋光率(mean phototactic rate,MPR)和平均聚集率(mean attractive rate,MAR)统计分析了刺参在100、50、10、5和1 lx共5档强度的光照和7种颜色的附着基(红色、灰色、黄色、蓝色、白色、黑色和绿色)下的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在水平光场内,光源照度为100、50和10 lx时,光照度较强区与光照度较低区之间的MPR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光源照度为5和1 lx时,各区域之间的MPR无显著差异;不同颜色附着基实验时,刺参在黑暗和自然光照条件下,同种颜色附着基的MAR无显著差异(P>0.05);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黑色和灰色附着基的MAR明显优于其他颜色的附着基,与蓝色、黄色及不放置附着基的MAR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颜色附着基的MAR由大到小排列为黑色>灰色>红色>绿色>白色>蓝色>黄色.表明刺参的趋光性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呈负趋光性;平均聚集率较高的3种颜色的附着基是黑色、灰色和红色.
其他文献
围堰养殖是刺参主要的养殖模式之一,采用自然纳潮的方式获取水源,具有节约能源、产出效益高等优点.但在自然条件下,刺参有冬眠和夏蛰,使刺参生长时间大大缩短.因地下海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利用大菱鲆养殖废水进行刺参养殖具有节能和延长生长期的重要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菱鲆养殖废水平均每小时排水量2000~3000m3的情况下,经过弧形筛截留0.25mm以上的颗粒物,废水中残饵、粪便等污物的分离率高达63%.
采用水煎煮法提取茯苓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得茯苓多糖的含量为50.57%.利用分光光度技术,分析了茯苓多糖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补体C3含量的影响.实验组向各组刺参体腔内分别注射浓度为0.6、1.0、1.4mg/ml的茯苓多糖溶液500μ1.在注射免疫增强剂后第2、4和6天,检测AKP、LS
以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的2种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抗原,分别制备兔抗血清.以载玻片为介质,建立了两种病原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IFAT).交叉反应,阻断试验和吸收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对人工感染试验中的养殖水体及发病刺参溃烂组织检测
海参是一种高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微量元素较均衡的营养食品,以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明确的疗效,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滋补强身、馈赠亲朋的上佳选择。随着海参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海参产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海参产区、产量、养殖面积、产值逐年递增,2007年我国海参养殖面积约有100多万亩总产值约150~200亿元人民币,在整个水产行业位居前列。海参制品呈现多样化,因此需要
为了研究海参功能成分对脑组织代谢的影响,了解其改善脑组织活动的机理,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m blot技术来分析小鼠脑组织中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差异.取40只ICR小鼠,20只喂食海参为实验组,另20只小鼠仅以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100d后进行取出小鼠全脑,液氮速冻研磨,取一定量用Trizol试剂提取小鼠全脑组织总RNA,总RNA纯化后测定mRNA含量,根据含量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
世界上有900余种海参,其中只有约40种海参可食用.有些种类的海参非常低值,如东海海参,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为了充分利用海参资源,变废为宝.本文通过蛋白酶水解,乙醇沉淀等方法获得多糖和皂苷.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红外、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对东海海参多糖、皂苷的一级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东海海参中分离得到两种多糖,P1为单一组分多糖,硫酸基含量为30.96%,主要由L-鼠李糖、D-甘露糖
A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named as HS, was isolated from the sea cucumber Stichopus japonicus.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HS alone increased NSPC proliferation and did not induce apoptosis of NSPCs.H
海参是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海水养殖品种。近十年来,在我国刺参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高营养的食品,还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我国人工培育刺参苗种量超过700亿头,养殖面积8万多公顷,总产量已经超过77000吨,海参产品产值逾200亿元,是至今我国海水养殖品种中产值最高的种类。刺参养殖已经打破了该品种自然区域分布局面,形成了从北到南、自东到西,由沿海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享有海中人参的美誉,具有丰富营养和保健功能,自古被誉为我国海产八珍之一。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增强,刺参及刺参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世界范围内刺参的过度捕捞及其消费需求量的增加促进了刺参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刺参养殖规模的扩大带来养殖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世界范围内刺参养殖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日本,而中国则是世界上刺参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的
简要回顾了我国海参养殖发展的历程,分析了目前海参养殖的形势、问题和面临的课题,为了海参养殖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海参养殖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