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根本矛盾演变与中国绿色发展解析

来源 :中国智库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新常态暨环境与健康伦理自觉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love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日,自然再生产能力逐渐成为生产力进步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中妨碍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成分日显.社会根本矛盾正在由生产效率与经济公平的矛盾,变为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的矛盾.生态问题是公众性问题,绿色发展要替代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把省视焦点由资源存量转移到生存质量.绿色发展的内涵是:"调整生产关系,改革上层建筑,解放利于自然生息和人民幸福的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从2013年初,我国环境污染情况愈来愈严重。"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片刻离不开环境要素:阳光、空气、水、食物等。人们能有"金山银山"固然好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以现代文明的理念从事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现代文明与传统工业文明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有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理念。水生态系统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生
  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上升和矿山的开采、利用、治理措施以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已成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因矿山、砖瓦窑、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石油天然气等生产建设项目,以及自然灾毁等原因,已经损毁了约1.48亿亩土地.至我国全面实现小康年,我国因上述原
地学哲学研究一直贯穿"为国服务"的宗旨.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之一."为国服务"的地学哲学有了新的使命,即在坚持为地学科学发展服务、为资源勘查服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做了重点阐述,强调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对我们充分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过程中始终伴随的一个重要认知问题,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问题.随着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资源的日益枯竭,人类必须重新认识和审视人与自然的
我国科学研究现状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主要表现在研究部门和领域分割,题出多门,人才和资源、时间重复浪费,对问题看法存在很大片面性,不利于综合决策,妨碍研究人员相互了
  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必须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经济新常态是探索中国特
  本文在对广州老年旅游市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广州老年旅游市场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发广州老年旅游市场的策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