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切片在密井网区储集层河道砂体描述中的应用--以萨北北三西为例

来源 :SPG/SEG 北京2016国际地球物理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陆相薄互层储集层横向非均质性严重、密井网仍然无法完全控制的难点,本文利用地层切片技术,通过使用合适的地震属性及井震结合的储层精细描述手段,实现了密井网控制程度相对较低、砂体发育相对较厚的储集层精细刻画。储层描述结果能有效预测井间的砂体连通状况,为改善注采关系,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含水率等措施的实施奠定了地质基础。此技术的成功应用对密井网条件下特高含水期的油田老区开发调整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密井网开发区进行储层预测,难以建立多井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特征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式识别储层预测方法,利用针对开发目标的保真宽频地震处
  地震波经过含气储层时发生衰减,且高频成分衰减较快,低频成分衰减较慢,这种频率上的衰减差异使地震信号的时频谱结构发生改变,在频谱上表现为低频相对增加、高频相对减少,因此
会议
  海上油田多采用大井距、大位移、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认识各个油藏的开发特点是挖掘多层合采油藏剩余潜力和调整的前提。本文以海上M油田为例,从宏观特征到微观渗流,系统地
  近来,非常规储层的开发使得页岩储层等非常规储层成为油气开发的重点研究对象,而其储层位置的识别显得至关重要。含有高角度裂缝体系的非常规储层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正交各
  古近系不整合面薄层滩坝是近期埕岛东部勘探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紧邻前第三系,该类储层通常与不整面共同形成强反射界面,难以直接识别。本文基于沉积特征分析,首次明确了薄
A油田的X油藏埋藏深度大于5000m,采用了大量水平井的整装开发方式.水平井测井曲线包含了直井间局部构造信息,充分利用好水平井资料能提高以往单纯依靠地震加直井约束的构造成
  目前国内陆上油田大多都处于开发后期,特点是井网密度大、剩余油分散,因此弄清井间储层非均质和连通关系是现阶段油田储层精细预测和描述的首要任务.文章研究的基于沉积微
会议
  大庆萨尔图油田高台子油层属于陆相河流-三角洲体沉积体系,具有严重的平面非均质性,单纯应用井资料的储层表征精度难以满足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的需求。为此,引入3D地震技
  通过对道集质控和入射角和偏移距分析,优选出满足条件的三个工区。首先在松辽盆地南部CL 断陷HRJ地区CS1井DLK 组碎屑岩致密气开展AVO 烃类检测预测攻关研究,重点对工区内
  大庆长垣油田井网密度高、井资料丰富,2007年长垣北部采集的高密度地震资料品质较好,经过几年攻关形成了长垣油田井震结合构造解释技术,其在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油藏描述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