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化视阈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32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世界各种文化形态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同时又处于交融互补和同时共存的状态,"和而不同"则是多元文化中异质文化的整合目标.在"全球化"拓展的空间里,"跨文化研究"成为世界艺术研究的一种文化策略.中国当代艺术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构中国艺术的本土模式.中国当代艺术应以独特的"中国方式"参与到"全球本土化"进程中.对于文化研究理论和现代人类学思想方法的跨学科借鉴,有助于拓展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学术视野.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戏曲秉承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重视意象创造,具有独特的美学神韵.戏曲意象有自己固定的内涵,塑造艺术形象,是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在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
本文从数学角度,以哲学视野,探讨数学与艺术的特点、关系和发展.技术进步推动了艺术形态多样化,数学在幕后起到了支撑作用。数学和艺术正在携手同步前进,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数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逻辑学的本质是寻找事物的相对关系:用已知的材料推断未知的事实,寻找事物变化和发展的线索.在古画的鉴定研究中,值得应用的是研究推理的科学即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发展中的关注重点,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生态保护教育发挥着格外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教育形
佛教入渐是中国文化有效吸取异域资源,打破过去相对封闭和单一的历史传承,走向更具世界人文格局的开始.对于中印文化交接,学界以往从佛教被误读为"黄老方术"进行阐释,忽略佛
传统中国的建筑在长达3000多年的体系叙事中,扮演的核心价值是其社会伦理的教化功能.传统建筑外化的"物态"象征实施感官上的伦理呼应,从而使建筑中隐喻的秩序守则与凡俗生活
艺术学理论学科中应有比较艺术学的位置,其核心思维在于对话性.在比较艺术学的跨学科和跨文化两种研究方法中始终贯彻对话性思维,有助于让多学科和异质文化在其中保持各自张
本文介绍了《论衡·乱龙篇》中关于设土龙以招云雨的故事,围绕这个故事谈当时人们对待艺术的想法.在土龙求雨中,可以看到非常符合弗雷泽标准的巫术,同时又看到以桓谭为代表的
数字人文作为人文科学领域的一个新的实践,将为博物馆的研究、传播等各个方面带来新的机遇,董其昌数字人文项目是上海博物馆首次在业界这方面的积极探索.首先,它以明代著名书
本文密切结合科学与艺术融合及生态保护的主题,从故宫博物院内448棵古树的影像采集与整理角度入手,探讨古树影像拍摄技术与方法在不可移动文物遗产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从对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