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专业应用数学课程建设与开发

来源 :2010年全国密码学与信息安全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安全是国家重点发展和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应用数学类课程是该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本文围绕信息安全专业对应用数学知识的需求,以应用数学课程群内涵定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出课程开发、课程群建设的思考,给出具体的课程开发和建设思路及其取得的成果.
其他文献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首个启动的项目.本文结合作者本人二十多年来从事科研项目的经验,从指导教师的层面,对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中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分申请和研发两个阶段详细地介绍了实验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法,达到"导师指导先行,大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重视科研过程、自主完成实验项目"的目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作者指导的两个小组的学生不仅复
分析了当前形势下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性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了层次开放实验模式划分:基础层、综合设计层、研究应用层,以及各层的具体内容;探讨了层次开放实验模式在实施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搞好本课程的教学,不但能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数学思维.本文就如何在离散数学教学实践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继承传统教育理念,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信息安全专业是本世纪初教育部批准的新型本科专业,广州大学于2002 年开始招收该专业的本科生.当前,全国共有70 多所高等院校具有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由于信息安全专业的特殊性,比如发展时间短、应用的广泛性、以及不同的人才需求,因此目前教育部还没有该专业的统一规划.我们根据国内信息安全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为广州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制订了今后的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
本文分析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的重要性,研究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和授课时应注意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模拟法庭教学法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上使用的可行性,提出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教学中使用模拟法庭教学形式,并研究设计了课程各个环节和课后评价体系,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实例.经过实践,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问题情境式教学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通过分析,得出了问题情境式教学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情意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以"爱学真学"为出发点,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围绕"会学学会"做文章,强化研究型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素质与能力协调发展.最后
毕业设计既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大学生知识学习效果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全面检测.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安全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经费短缺、重视不力、师资匮乏、管理失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本文以培养学生网络攻击案件侦查、取证能力为目标对公安院校课程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了研究.文中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从WEB服务器日志、网络通信数据、被攻击主机内存中提取、分析入侵线索的方法,同时介绍了"主题、情景式"、"案例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信息隐藏技术将信息嵌入到数字媒体中以达到版权保护、识别、认证等目的,它广泛用于秘密通信、数字水印、赝品检测等领域.信息隐藏技术作为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课程覆盖面广、起点高、难度大,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入手,探讨如何有效的开展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与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文介绍了信息研究与安全专业密码理论与工程应用相接合教学改革的概况,给出了密码理论与密码工程课程体系框架,简要说明了课程体系框架中知识结构的衔接与继承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研究、实验教学与成绩考评等相关教学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