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河-鄱阳湖段滩涂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差异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eh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4月对乐安河—鄱阳湖流域河漫洲滩地的12个典型样地进行湿地植物群落调查,并采用(多样性等不同测度指标研究不同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及其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沿流域从上游至下游,随着流域梯度及生境的变化,不同生境样地中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等四个不同的d测度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物种丰富度格局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表现出自上游经中游、至下游呈现出逐渐微弱降低的趋势,但受污染或采砂等不同干扰活动的影响或干扰差异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反常规律.以上游第一个样点海口镇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而受污染干扰影响最大的区域是距离大坞河排放口下游1km处的下沽口,各项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出最低值,但至其他群落样地后的多样性格局则渐趋于正常,局部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受采砂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后,物种多样性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波动.总体上,受干扰影响较低的群落多样性各项指数则基本趋于稳定正常.
其他文献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直接产生电能的前瞻性技术,如果能将其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将对解决废水处理问题和能源危机问题有很大帮助.论文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研究情况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单室空气阴极为例说明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双室结构、单室结构等当前几种主要的构型设计,阳极、阴极、膜与分隔物等材料的选择与改进,从而系统地介绍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进展.
介绍了高分子膜技术在加油站挥发油气回收过程中的应用原理,同时对该技术在国内外环境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进程中的发展动态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现场工业化试验装置的运行数据,对膜技术油气过程的工艺特点、性能指标、经济效益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同其他传统技术相比,膜技术具有环保、高效、占地小、易用等优点,使膜技术应用于加油站的油气回收过程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草—鱼”数量平衡既是湖泊生态平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湖泊生态修复中的最终目标之一.本研究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定了草鱼的日摄食率和伊乐藻、菹草的净生长量,推算了以“草鱼”数量平衡为目标的最大草鱼放养密度,为相应的湖泊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天津市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城市,其紧邻首都的区位决定了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生命线系统中的重要战略地位.随着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地位、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的日益凸显,特别是大炼油、大化工等重大项目的纷纷落户,重大危险源数量日益增加,城市环境安全风险与日俱增.本文针对天津市产业布局的特点,提出了天津市的主要环境安全风险源和风险类型,分析了各种风险类型的特点,并指出了一旦发生事故的重点影响地区;在此基础上提
本文分析了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恶化和生活污染等城镇环境问题,探讨城镇化过程中环境生态保护的需求,通过介绍国外研究进展,提出了推出农村垃圾处理技术指导文件和从城乡统筹角度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经行总体规划等对策及建议。
清净湖水体为中新生态城最大的景观水体,但长期以来污染严重,水质恶劣,亟需遏制污染造成的生态退化、改善清净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本文采用FLUENT流体动力学模型对清净湖的流场和浓度场进行了模拟,确定了湖中水力流动不利的区域以及污染物容易大量积累的区域.同时,对现有进水情况下,COD、TN、TP浓度场进行了模拟,对清净湖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清净湖的水力流动不畅,污染物进一步在湖中积
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为主要目标的工程修复,第二阶段以消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要目标的自然恢复/修复(NA).由于其成本低廉、修复作用持续,受监控的自然恢复技术(MNA)和强化修复技术(ENA)在这两个阶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尤其在消除生态影响和规避修复工程风险方面的作用是目前的工程修复无法取代的.本文介绍了受监控的自然修复/恢复技术的4种主要类型
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物保护是当今社会焦点之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处于新时期,当前许多非理性的保护理念与野生动物贸易管理产生巨大冲突,如何让公众科学理性地认识和对待野生动物管理,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发,结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和新时期野生动物保护国情,分析了中国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观念,提出中国新时期野生动物的科学保护观.
本文对木荷(Schima superba)、火力楠(Michelia macelurei)、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楠木(Phoeba bour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7种不同树种凋落叶的吸水特性和失水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7种树
本文将模糊识别理论中的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应用于对湖泊富营养化状态的识别研究中.对分布于乌梁素海各水功能区的21个水质监测点,2009年5-10月的富营养化等级进行了模糊模式识别研究;并利用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富营养化等级识别结果的空间分布月变化(Grid图.将富营养化状态识别结果及其分布区域与乌梁素海同期水质监测指标浓度变化及其分布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及验证.识别结果与实际水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