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沙门氏菌感染不同品种鸡后脾脏中NALP3基因表达规律分析

来源 :第四届(2014)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全球肉鸡产业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mid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ALP3是NLR(NOD-like receptor)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机体的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了不同品种雏鸡(AA肉鸡和清远麻鸡)在不同日龄NALP3基因的表达模式,同时以胞内菌—肠炎沙门氏菌标准株攻毒上述品种雏鸡,在攻毒后不同时间点分析NALP3基因在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的表达规律,在转录水平探讨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对NALP3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LP3基因表达在不同品种鸡种脾脏组织中存在不同的表达模式,且NALP3基因在清远麻鸡脾脏中的表达大于AA肉鸡;但肠炎沙门氏菌标准株攻毒上述两个品种鸡雏鸡后脾脏中的表达变化趋于一致,攻毒后1天和3天时表达下降,随后表达量上调.上述结果提示,NALP3基因的表达存在品种和组织差异,在肠炎沙门氏菌感染过程中的一致性表达变化可能与鸡体的抗感染免疫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TLR5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ecognition of bacterial flagellin in vertebrates.In the present study,the first TLR5 gene in duck was cloned.The ORF of duck TL
  Induction of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 is an adaptive cellular response to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stress that allows a cell to reestabilish ER
马立克氏病(MD)对养鸡业构成严重的经济危害,其病原为疱疹病毒,特征是在各器官组织形成淋巴细胞性肿瘤.近年来养鸡业MD 的发生虽然不严重,但仍有一些规模场零星发生本病.
会议
本研究选择分离自肉鸡髓样细胞瘤病例的NX0101株和自蛋鸡血管瘤病例的HN10PY0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别接种DF-1细胞、SPF蛋鸡CEF细胞及白羽肉鸡父母代CEF细胞,在感染后1、2
目的:采用临床诊断、镜检观察对新疆某羊场的疑似患有绵羊肺腺瘤病的病羊进行诊断,并用RT-PCR法进行基因片段的扩增,完成新疆绵羊肺腺瘤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 方法:对病羊进
2012年江苏某养殖场的7日龄的肉鸡发生以贫血、发育不良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剖检可见大多骨髓发黄、胸腺等淋巴器官萎缩,死亡率14%左右.本实验室从发病鸡群分离到1株CIAV.
在肉鸡的饲养过程中,光照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鸡舍进行补光照明是非常必要的.科学使用人工光照能够合理调控肉鸡的生长代谢,提高肉鸡的福利,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加养殖经济
研究选择GPV作为病毒载体,构建可高效表达F1L蛋白的重组山羊痘病毒,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将F1L基因与转移载体pUC-TK12-LacZ连接;转染己接种山羊痘病毒的BHK-21
肌苷酸是衡量肌肉肉质风味性状的重要指标,其从头合成过程涉及的10种关键酶,这10种关键酶由GPAT,AIRC,GARS-AIRS-GART,ADSL和PurH等5个基因编码.本研究以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