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潜往复式抽油机研究与应用

来源 :2020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潜往复式抽油机是针对“三低”油藏提出的无杆采油技术,在国内已有小规模试验应用,节能效果显著.目前存在过载停机频发、整机振动大、电缆接头易击穿、外置电缆重复利用率低、油管结蜡严重等问题.因此在分析电潜往复式抽油机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开展了电机全密封设计、动子防转动设计、绕组线圈性能优化及柔性闭环控制技术的一系列潜油直线电机优化设计的措施,给出了控制系统输出端谐波治理方案,最终提出电潜往复式抽油机配套玻璃钢敷缆复合连续油管的全新采油方案.实现了潜油直线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推力输出能力明显改善,控制系统柔性驱动,整机振动明显降低,整套工艺可靠性有效提升;专用滤波装置与升压变压器结合,保证电机推力前提下,有效改善控制波形;玻璃钢敷缆复合连续油管配套技术的提出及试验为下一步科研攻关指明了方向,支撑了该技术向智能化、数字化、高效节能、安全环保方向发展,对油田生产和科研有一定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对于脉动注水协同化学采油在稠油油藏中促进稠油乳化的开采技术,揭示其在不同脉动参数下促进乳化的效果,分析对稠油开采的增效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岩心流动实验,开展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脉动对油-水-剂三相分散效果及稳定性研究分析,借助对混合液乳化效果的对比评价,确定适宜于化学采油稠油降粘增效的脉动频率及脉动振幅范围.研究表明:(1)脉动注水促乳化效果受脉动频率的影响较敏感,整体上呈现先变好后变差的趋
四川盆地高磨上震旦统灯影组储层埋藏深、温度高、低孔低渗,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和中小溶孔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勘探开发逐步从台缘向台内低渗区拓展.由于台内地区储层厚度减薄、硅质含量升高、孔渗物性变差,储层改造难度增大.为此,通过水平井钻揭灯四上亚段顶部优质储层,采用裸眼封隔器分段实现针对性酸压改造,借鉴台缘带形成的储层改造系数评价方法,结合压力剖面评价方法,细化分段原则,形成了“水平井分段酸
常规纯机械式滑套不仅受到极差限制,而且只能实现单次开启,一般无法重复开、关,实施油气探井一趟钻连续多层智能分压分测作业,需要井下滑套具备可灵活、可靠的重复开、关的功能.本文介绍了一种机电一体化等通径结构的智能分压分测滑套工具设计,并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其远程控制重复开关的可靠性及其在分压分测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该智能分压分测滑套工具在分压分测作业管柱中应用时,既是压裂加砂滑套,
天然裂缝发育的低渗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高渗条带及优势通道已经形成,剩余油在低渗区及侧向井周大量富集,体积压裂通过形成复杂缝网,可有效动用侧向剩余油.本文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及应力敏感,确定体积压裂缝网的最小带宽;考虑控制含水以及提高采出程度的前提下,确定最大带宽.基于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国内某低渗油藏,对重复压裂后增产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体积压裂能明显提高基质与裂缝之间窜流能力,增产
针对低渗油藏普遍面临的单井产量低、产能递减快、最终采收率低的生产特征,通常采用分段压裂的方式对水平井进行储层改造,通过体积压裂的技术手段增加裂缝导流能力及提高单井产能.水力压裂作为油井增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如何精确表征和模拟水力压裂人工缝网在三维空间展布特征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通过测井资料、成像资料、地层完整性测试、钻井日志、岩石力学实验等数据建立单井一维地质力学模型,并结合地震数据及构造模型完成油藏
有限离散元法结合了有限元和离散元的特点,能够将有限元建立的连续材料模型转变为离散元的非连续材料模型,解决了传统数值模拟中裂缝不能交叉的问题.基于四川某致密砂岩油气藏资料,利用有限离散元方法建立的水力压裂数值模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参数下对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扩展的影响,并结合物模实验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径向孔对地应力有诱导和干扰作用;孔数越多且孔间相位角越小,应力影响面积越大,越容易产生复杂裂缝;裂
会议
会议
会议
随着大庆长垣油田的深入开发,挖潜对象逐步向断层附近等零星砂体转移,而试验井区断层附近定向井挖潜层位发育薄差层多,3个油层组垂向上发育72个沉积单元,孔隙度、渗透率较低;同时距离断层较近,断距平均40-50米;断层附近定向井具有油层条件差、小层数多、厚度小、射孔井段长、距离断层近等特点,因此该类井不压裂效益差、压裂施工规模控制难.为实现定向井的高效开发,试验了多薄层细分控制限压技术,通过改变完井布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