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星型胶质细胞条件上清对正常胶质细胞的免疫生物学影响

来源 :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cxd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新生小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神经胶质细胞,并进一步纯化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经纯度鉴定后,用感染复数为2的流感病毒H1N1和H3N2进行体外感染星型胶质细胞,分别于感染后6小时和24小时收获感染的条件培养上清,并采用超滤分子截留的方法去除流感病毒颗粒。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的条件上清皆可诱导正常胶质细胞的促炎症因子IL-1, IL-6, TNF-a和趋化因子IP-10的转录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上调,CCK-8结果显示条件上清可显著抑制正常胶质细胞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表明条件上清液刺激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后GFAP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上调,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条件上清液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后促炎细胞因子TNF-a、IL-1p、IL-6在不同时间点的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不同程度改变且总体呈下降趋势,Trans well法检测结果表明条件上清刺激未诱导小胶质细胞的迁移率发生显著改变。
其他文献
从连云港海域筛选得到一株产右旋糖苷酶的菌株KQ11,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和鉴定,该菌株KQ11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KQ11.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 7.5,最适生长NaC1浓度为0.4%.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24h,最适产酶温度为30℃;最适产酶pH为6.0;装液量在25%.接种量4%,产酶NaCl浓度0.4%;酵母粉、麸皮
目的:酶联免疫斑点检测通过检测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数量,评价细胞免疫功能,从而辅助判断受检者是否曾受结核感染。方法:研究对象:60名结核患者,男性44人,女性16人。健康对照75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T-SPOT.TB试剂盒 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自行研制的体外ELISPOT方法(Epidot-ELISPOT)所用刺激物为结核菌混合多肽刺激物。结果:1,Epidot-ELI
本文以该菌株进行发酵,制得壳聚糖酶粗酶液,采用吸附交联法及包埋法对其进行固定,研究其固定化的最优条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游离壳聚糖酶的最佳pH为5.6,最适反应温度为50℃。并确定了吸附交联法固定化酶的最佳条件。
目的:探讨蓝莓对于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及蓝莓花青素对于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头孢曲松钠灌胃法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利用活菌计数法分析正常、失衡、自然恢复、回灌蓝莓及回灌大豆低聚糖组双歧杆菌等11种优势菌群的变化趋势。用液相色谱法鉴定花青素,用MTT法检测花青素对HT29和Caco2的抑制作用。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失衡组盲肠指数增高,与失衡组相比,自然恢蓝莓组与大豆低聚糖组显著下降。2
本研究从长江三角洲典型PCBs污染农田紫云英根瘤中筛选分离PCBs降解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该根瘤菌对溶液和土壤中PCBs的降解效果以及与紫云英共生体的联合修复效率。研究发现,驯化富集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能以PCBs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ZYl。还发现该菌投加于土壤中可显著增强土壤中PCBs的降解速率,并明显提高污染土壤中细菌和联苯降解菌的数量。经盆栽实验,紫云英-根瘤菌共生体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
本课题应用新生幼兔动物模型对霍乱减毒活疫苗副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霍乱毒素缺失菌株Peru-NT能够感染幼兔,并在小肠内克隆繁殖,幼兔通常会有轻度至中度的腹泻现象。同时,进一步研究证明幼兔腹泻现象与野生型和鞭毛突变株在肠道内的克隆繁殖和定位差异无关。
本课题组经过2010年近4个月的500L中试发酵试验,得到了一些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谷氨酸的发酵参数,如下:①在每次发酵生产过程中,都要进行严格的菌种筛选工作;②发酵培养基配方(g/L):柠檬酸12,MgS04·7H2O:0.04,甘油80,Cacl2·2H20:0.15,谷氨酸20,MnS04·5H2O:0.104,NH4cl:7,K2HP04:0.5;③发酵条件参数的确定:a) pH值:控制在6
本研究通过对细菌非编码RNA(ncRNA)分析件sRNAPredict3,PORTRAIT和SIPHT等进行整合与优化,综合预测出中华绒螯蟹螺原体ncRNA共42个,并利用RNA-seq技术测定了该细菌非编码RNA转录组及全转录组。
本文在细胞学水平上研究中华绒鳌蟹螺原体侵染小鼠胚胎成纤维3T6细胞的特性。结果显示,3T6细胞在接种螺原体病原48-68h时可以观察到由螺原体在细胞内增殖所形成的包涵体,透射电镜下进一步证实这些包涵体中有大量的螺原体并形成细胞内空泡化。利用庆大霉素法定量检测侵染进入细胞内的螺原体数量变化,在18h内侵染率从最早的0.118%快速增加到11.765%实验表明,中华绒鳌蟹螺原体能侵染小鼠胚胎成纤维(3
本研究通过敲除K marxlanus木糖代谢路径中将木糖转化为木酮糖的木糖还原酶和木糖醇脱氢酶基因,再将可在酿酒酵母中表达的木糖异构酶基因的密码子进行优化后在双基因敲除的耐热酵母中表达,并通过驯化,获得了一株对木糖的利用和发酵大幅度改良,能够在较高温下发酵的耐热工程酵母。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证明通过重构的木糖异构酶代谢路径,K.maxianus不仅能较好的利用木糖,也能在相对高的温度下发酵,为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