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能够使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准确把握扣球时机、提高扣球速度以及提高扣球准确性.研究方法:以二十名排球一级水平女子队员四号位扣球时的速度与协调性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力台、摄像机同步测试来收集运动员扣球环节中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研究结果:1.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最大起跳高度呈中度正相关.2.急停起跳的膝关节角速度与最大起跳高度呈高度正相关,肘关节及肩关节角速度与最大扣球速度呈中度正相关.3.排球运动员在腾空扣球阶段与最大扣球速度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肩关节角速度>躯干扭转角加速度>肘关节角速度>腕关节角速度.4.急停起跳阶段的肘-肩-膝关节角度联动与腾空扣球阶段的肘-肩-腕关节角度联动能够反应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研究结论:1.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最大起跳高度呈中度正相关,且助跑速度在5m/s-8m/s区间时,最大起跳高度值较大,建议排球运动员训练扣球时采用此速度区间.2.急停起跳的膝关节角速度与最大起跳高度呈高度正相关,肘关节及肩关节角速度与最大扣球速度呈中度正相关.排球运动员训练时,应在保证肩关节及肘关节肌群力量训练的同时,重点加强膝关节肌群的力量训练,且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合理安排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的比例.3.排球运动员在腾空扣球阶段与最大扣球速度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肩关节角速度>躯干扭转角加速度>肘关节角速度>腕关节角速度.建议排球运动员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适量加大对上肢各关节肌肉快速力量以及核心力量的训练比例.4.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应对急停起跳以及腾空扣球阶段的身体协调能力进行专项化训练,并将急停起跳阶段的肘-肩-膝关节角度联动与腾空扣球阶段的肘-肩-腕关节角度联动做为评价指标来指导协调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