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u-HPO/SiO催化剂上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ia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在Pd-Au-H<,3>PO<,4>/SiO<,2>催化剂上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的催化性能,通过对催化剂组成、引入第3金属组分Mo等的研究表明,H<,3>PO<,4>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其中B酸浓度是影响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而Au、Mo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在Pd-Au-H<,3>PO<,4>/SiO<,2>催化剂上反应生成乙酸的选择性可达81.7﹪,乙酸的时空收率为142.8g/(h·L).
其他文献
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引入给电子体或改进剂,结果表明,不同的给电子体对催化剂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选择加入合适的给电子体所得的催化剂,制得的聚乙烯树脂堆密度明显提高,粒度分布相对集中,细粉含量明显减少.
本文综述了我国天然气资源及利用概况,介绍了天然气合成氨;制甲醇;制合成油、乙炔、乙烯等化工开发利用途径,对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化工利用提出了建议.
Co/ZrO/SiO催化剂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费-托反应性能和稳定性.高的反应温度下表现出好的反应初期活性和差的选择性,是因为升高温度利于CO的解离,而抑制了链增长.另外,高的反应温度下可以得到好的稳定性.通过表征发现,升高温度,利于金属钴与载体间的作用,也即利于小的活性钴相晶粒的生成.因此可以推断,小的活性钴相晶粒利于反应稳定性.
以混合研磨-烧法制备了负载型固体超强碱双功能催化剂KCl-KCO/AlO,并在其作用下实现了以甲醇、环氧丙烷、CO为原料的碳酸二甲酯一步直接合成.结果表明,环氧丙烷在Lewis酸作用下开环,生成具有M—O键的链状中间物,CO对中间物的M—O键进行插入反应,生成五元环状碳酸酯,环状碳酸酯在超强碱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酯交换生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负载量和焙烧条件对其性能影响较大.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6
研究了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三种高分子材料锚定的CuCl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活性,结果表明:这3种催化剂的活性均好于CuCl催化剂,其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CuCl催化剂为最佳,因而着重考察了各种条件对聚乙烯吡咯烷酮-CuCl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影响,并采用XPS和FTIR对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及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高温老化对CuMnNiZrO合成低碳醇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高温老化可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改变了孔分布,增强催化剂中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同时不同的老化方式对催化剂的织构和反应性能存在较大影响.
利用硅胶对乙醇中水的选择性吸附,在其表面构成富含水的吸附层,通过这个吸附层作为纳米反应器来原位制备纳米TiO.实验研究了温度、反应物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并利用能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初步探讨了其中原因.温度对吸附和反应有些不同的影响导致Ti含量和温度曲线上出现了一个极大值;Ti含量随着反应物钛酸丁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的比例比钛酸丁酯浓度的比例略小.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TPR)等物理化学手段,对由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纳米Pd/AlO催化剂和浸渍法制备的Pd/AlO催化剂进行了对比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Pd和载体AlO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经过1000h的稳定性实验后,纳米Pd粒子没有发生脱落现象.以重整后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纳米Pd/AlO的催化活性
采用水热共沉淀法合成了含有铟离子的碳酸根型三元水滑石,研究了沉淀方式、温度、pH、老化时间和铟镁铝摩尔比这些对铟镁铝类水滑石(In-Mg-AlHTlc)的纯度和结晶度有影响的合成条件.通过XRD及IR表征,结果表明以恒定pH的水热高过饱和沉淀法,控制其沉淀和老化温度为65℃、洗涤温度为室温,pH为10~11.5,老化时间为8h,In/M在0.1~0.8之间可以得到纯度高和结晶好的铟镁铝类水滑石.
以固体超强酸SO/TiO-MoO为催化剂,对以异丁醛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异丁醛乙二醇缩醛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SO/TiO-MoO是合成异丁醛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醛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异丁醛)/n(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50min.上述条例条件下,异丁醛乙二醇缩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