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南城镇住宅建筑设计绿色化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大量的一般性城镇住宅建筑工程实践中逐步实现建筑设计的绿色化问题.文章针对冀中南城镇住宅建设的环境特征及设计现状,依据目前住宅建设的相关规定及建筑物理原理,从可持续的角度对传统设计过程--住区规划、住宅单体方案设计、住宅单体施工设计作一些修正和整合,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研究了解决好室内空气质量、声、光、热等基本要求,从建筑设计的层次上逐步提高住宅的绿色化水平问题.
其他文献
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对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都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村庄建设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对提升村庄整体环境进而带动村镇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基于此,本文以河南省新乡县龙泉村的整体改造规划为例,以合作化思想为借鉴,提出了农村社区合作化开发模式,作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社会的农民社区整体开发模式的探讨.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采暖地区低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进行探讨,指出利用分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结合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在充分考虑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的基础上,可以创作出低能耗的太阳能建筑.
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执行或者正在制订居住建筑节能65%标准.如何将住宅建筑的性能化节能指标合理地转化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需要对目前还在执行的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的住宅的热工性能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才有可能在技术上得出合理的设计对策.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归类总结近年来城市住宅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和热工性能,其节能指标与节能50%、节能65%标准的比较,找出目前住宅的热工性能指标与新设计标准的差距.据
在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居住建筑节能已经在城市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能耗较高的广大北方寒冷地区的农村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建筑节能基本还是一片空白,村镇住宅没有任何耐候性措施.本文通过建筑师具有能源意识的设计,节能型的建筑能够使人们得到更为舒适的热环境,更为人性化的居住空间.在北方寒冷地区,具有初期造价较为低廉,施工技术要求较低,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的适宜性节能技术更为适合农村地区的住宅建
在上海,以环线圈地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扩张蔓延至郊区农业结构的村镇,失去耕地的"都市村民"以通过出租空余房屋维持生活的经济平衡,逐渐成为"都市村庄".然而最终将来临的拆迁之后,缺乏城市生活技能的"新市民",如何融入高成本城市生活?城市边缘的村庄是否能继续生存?本文介绍了城市中边缘地带村庄的社区改造及发展.
本文对住区可持续发展中弱势群体的精神生活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住区精神生活健康状况,是决定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为弱势群体构建健康的精神生态环境,须建立在弱势群体与其他人、弱势群体与文化、弱势群体与自然和谐基础之上.
本文对住宅建设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住宅建设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住宅建设产业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住宅产品、资源节约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结合杭州市转塘镇双流地块农居点的规划设计实践,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新农居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要尊重自然环境,继承和发扬传统家园归属感,从而提升人居质量的设计理念,同时对具有哲理和个性的聚落空间形态,现代江南特色民居进行了探索.
本文通过产业化的手段,采用可再生型材料,生产环保节能型住宅,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乡人居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人类面临的最终的必然选择.MST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正是在这一使命的指引下,采用0.8~1.8mm厚度的钢板为材料,以C型钢与U型钢为基本结构构件,建造钢结构整体住宅,从而形成一整套适用于低层住宅和其他低层民用建筑的轻型钢结构建筑体系.
本文以中国城镇量大面广的普通住宅为对象,从推广意义、设计思路到工程实例等方面剖析"四节-环保"在中国城镇普通住宅设计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