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的影像特点及随访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530505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unctate inner choroidopathy,PIC)是一种少见的炎症性脉络膜疾病,其病因不明,好发于中高度近视青年女性,常累及双眼,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及内层脉络膜多发的黄白色奶油样小点状病灶,不伴有眼前节和玻璃体内炎症,常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本病临床中并不多见,非典型表现易误诊而延缓治疗,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减少严重并发症,降低视功能的损害。
其他文献
羌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独特的治疗方法以及用药体系.本文主要从羌药的生长地理环境、采收条件、常用药的应用,羌医的特色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羌医药特色进行归纳总结.
目的:进一步验证DSF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并深入探讨其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结扎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缺血心电图及梗死心肌面积,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Fas、Bcl-2和Caspases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在结扎后5~120min各时间点ST段(mV)值均显著增高(P<0.01),心肌组织Fas和Caspases表达明显升高(
对眼科医院2015至2017年不同区域物体表面清洁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眼科医院不同区域物体表面洁净度情况,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手术耗时,患者疼痛程度,术后视网膜恢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黄斑劈裂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等方法干预;对照组根据自己的意愿采用常规体位,配合常规眼科术后护理.观察两组疼痛程度、视网膜恢复情况、眼肌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明显减轻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和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取200 例患者用红外线照射,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注射等治疗.结果:治愈160 例,好转25,未愈15 例,总有效率92.5%.其中单纯腰痛型78 例,治愈70 例,好转5 例,未愈3 例,总有效率96.2%.腰痛伴下肢麻木型122 例,治愈90 例,好转20 例,未愈12 例,总有效率90.2%.结论:采用综合治疗对单纯腰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
目的:分析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对2014年12月~2016年对来我院12月行眼科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安全隐患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安全隐患包含:医疗制度不完善;缺少后勤保障,监督意识差;法律意识差,技能、知识单一,配备不完善.结论:要想确保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需要对手术室护理与护理人员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对减少葡萄膜炎患者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7月葡萄膜炎患者131例187眼为对照组,2016年8月至2017年三月患者129例182眼为实验组.结果: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实验组葡萄膜炎患者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提高了葡萄膜炎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在减少葡萄膜炎患者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中医眼科护理专科门诊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方法:争取医院政策支持,科室派配年富力强、勇挑重担的人员,成立中医眼科护理专科门诊,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互补作用,开展多种针对性的中医药治疗、护理措施.结果:中医药治疗方法越来越被患者接受,尤其是西医大夫认为的“无药可医”的眼科顽疾在中医眼科护理门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中医护理专科门诊建设2年多的时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中医
通过对瞳神展缩功能失常、紧缩变小,甚至小如粟米、针孔,并伴有目赤肿痛,畏光流泪,黑睛内壁沉着物,神水混浊,视力下降的内障眼病的表现,运用中医四诊八纲进行病症诊察和病机分析,以清肝胆湿热,消滞散邪明目或滋养肝肾,清降虚火,同时配合耳尖放血、点眼药,以达到内外合治之效.
初步论述瞳神络病及其证治.瞳神络病包括脉络膜及视网膜疾病.瞳神络病理论体系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观察多种眼底病的发展过程,将目络辨证与多种辨证方法相结合,采用络病理论来论述眼底生理病理变化,以求更辨证更精准,治法用药更完善.其认为瞳神病病因为外侵内传之合,病变由新发至反复,目络邪阻和目络空虚导致“病络”为其核心病机,“败络”是邪毒阻络的产物.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疾病及同一疾病的不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