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段锡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潜力

来源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boy8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锡矿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锡矿主要分布于造山带中,大兴安岭造山带是我国三大主要锡矿成矿区之一,尤其是大兴安岭南段地区.该地区陆续发现了黄岗梁铁锡矿、安乐锡铜矿、毛登锡铜矿、敖瑙达坝锡铜银矿、维拉斯托锡锌铜矿、边家大院铅锌银锡矿等大-中型锡多金属矿床.区域内还发育有多条NW向次级断裂,在主、次级断裂的交汇部位也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由于地形的原因,该地区大部分被第四纪地层所覆盖,地表明显出露的地质现象和矿化线索有限,所以在该地区进一步寻找到隐伏锡矿床的可能性较大,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其他文献
中国东北地区地处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夹持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由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地块及缝合带相互拼合而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额尔古纳
华北克拉通是一个研究岩石圈地幔富集的经典地区,其岩石圈地幔由古生代冷的、厚的并且难熔的岩石圈地幔转变为新生代热的、薄的并且饱满的岩石圈地幔.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围场地
东天山沙泉子地区位于新疆哈密西南约140km.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接合部位,跨越康古尔海槽和雅满苏火山盆地2个四级构造单元构造,构造活动强烈,康古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春化境内,地处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的东部.区内中生代之前,隶属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从中生代开始,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区
中亚造山带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可划分为三大家族: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图瓦-蒙古山弯构造以及南天山-索伦缝合带.天山造山带属于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的南翼,北天
撒岱沟门钼矿床位于河北省丰宁县,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41°15′37″N和116°35′30″E.矿床钼储量18.7万吨,钼平均品位0.076%,属大型斑岩型钼矿床.曾对撒岱沟门钼矿床的地质特
吉黑东部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大地构造上位于中亚造山带的最东段,同时也是环太平洋构造带的一部分.该带整体呈NE-SW向展布,自西向东包括延边褶皱带、兴凯-佳木斯地块、那丹哈
会议
中亚造山带可分为南蒙古拼贴系统、塔里木-华北拼贴系统,以及哈萨克斯坦拼贴系统.哈萨克斯坦拼贴系统由多个岛弧、微陆块在早古生代拼合形成一个狭长的复合大陆,并在晚古生代
研究矿床尤其是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就位深度:2~3km)的埋藏和剥露历史是理解该类矿床的保存机制的关键(Kesler and Wilkinson,2006).磷灰石裂变径迹具有较低的封闭温度,是揭示矿
会议
东北地区录属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是在古生代经过多期俯冲-增生形成的复合型造山带,主要由多条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蛇绿混杂岩带、岛弧带或活动陆源岩浆-沉积增生楔组成,其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