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犬踝骨骨折继发跗关节脱位病例诊治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keaiche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4月,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附属动物医院接诊一例后肢跛行比熊犬。临床检查确诊为腓骨外踝骨折继发跗关节脱位,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本研究将刚出壳的AA肉鸡饲养在白光(400-700nm)、红光(660nm)、绿光(540nm)和蓝光(480nm)四种光色下,光照周期LD 12: 12,光照强度15 lx;至14日龄全天不给光,直至取材时,在暗红光下每隔4h,于6个时间点—ZT0(8:30)、ZT4(12:30)、ZT8(16:30)、ZT12 (20:30)、ZT16 (0:30)、ZT20 (4:30)取下丘脑。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是1989年首次在在羊下丘脑中发现,属于促胰高血糖素/VIP家族成员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可以影响动物机体物质的消化、能量平衡以及动物免疫等,但是关于PACAP影响动物肌肉发育的影响很少被报道.PACAP6-38为PACAP主要的抑制剂.
禽类具有发达且特殊的视觉系统,并且对于光照条件的变化特别敏感。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光波长、光照制度和光照强度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这种变化与动物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尤为重要。前期研究发现,不同的单色光可以影响鸡血浆中GH水平,而Pit-1在影响GH合成和释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一种神经肽,主要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并作用于性腺,影响动物的繁殖。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单色光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单色光为切入点,探讨单色光对肉鸡下丘脑GnRH-I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单色光影响肉鸡生长发育的作用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已知褪黑激素参与调节单色光诱导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但其胞内机制却不清楚。本研究选择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饲养在不同波长LED光源下(白光、红光、绿光和蓝光),饲养至14日龄,研究褪黑激素受体介导的不同单色光诱导的肉鸡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的胞内信号通路。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波长光照对鸡胚肝脏褪黑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选用从肉鸡鸡胚,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5组,蛋壳上的光照强度为15lx,在E21取肝脏用于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表明,在鸡胚孵化期给予不同波长光照刺激,单色光对E21鸡胚肝脏中褪黑激素Mel1a、Mel1b和Mel1c的表达能够产生影响.绿光显著促进了E21鸡胚肝脏褪黑激素受体的表达,而红光褪黑激素受体表达受抑
褪黑激素(Mel)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了家禽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Mel发挥作用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包括与其受体结合而影响免疫功能的发育.Mel受体分为膜受体和核受体,膜受体分为Mel1a、Mel1b、Mel1c;核受体为RORa.在不同动物或不同免疫器官中褪黑激素膜受体的表达情况不同.
家禽的肠道是与外界环境接触表面积最大的器官,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主要门户。肠道紧密连接对于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的阻挡毒性大分子及微生物穿过肠道黏膜屏障进入机体。本试验采用的鸡脾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利用SPF鸡的脾脏反复冻融、透析后获得的包含多肽及核苷酸的小分子物质,口服时不被消化,可从消化道吸收,是一种新型免疫制剂。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动物生产已成为当今畜牧业的核心环节,然而猪场普遍存在母猪分娩无力、产程过长的问题,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新药益母散,是以益母草为君药制备的中药散剂,其主要活性成分益母草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对子宫的影响以及心肌保护、抗氧化、神经保护的作用,该药主治分娩无力,症见富缩无力,产程过长。
脑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指脑的短暂性血液供给不足,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细胞凋亡是脑缺血性疾病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机制。本试验采用旷场试验、免疫组化和尼氏染色法,研究脑缺血状态下大鼠神经行为及其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