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正手弧圈球的多球练习是乒乓球运动员常进行的一种训练内容,但现有研究对多球练习能量代谢特征的认识却非常有限。本研究旨在探究10min乒乓球正手弧圈球多球练习的能量代谢特征,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这一练习方法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21名乒乓球运动员(男:N=11,15.3±2.1yrs,170.1±8.1cm,59.9±11.8kg,≥二级;女:N=10,16.1±2.0yrs,164.1±3.4 cm,56.7±4.6kg,≥二级)自愿参加跑台(h/p/cosmos,para graphics,Germany)最大摄氧量测试(Bruce-Test)与乒乓球发球机(TaiDe,V-989H,China)多球测试(发球频率为85次/分)。运用便携式气体代谢仪(K4b2,Cosmed,Italy)测量运动员跑台和发球机测试中的呼吸气体,采集运动前、中和后的耳血,并运用血乳酸分析仪(BIOSEN Sline,EKFDiagnostic,Germany)进行分析。运用基于运动中累积摄氧量和血乳酸,以及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快速部分的方法对多球练习过程进行能量供应量的计算。所有数据都以平均值±标准差呈现。研究结果:乒乓球运动员的VO2max为3.0±0.61/min(52.2±9.8ml/min/kg)。乒乓球多球练习的平均V02为1.6±0.21/min(27.7±3.4ml/min/kg,54.8±8.5%VO2max),平均心率为142.8±16.3bpm,运动后最大血乳酸为2.4±0.3mM。10min乒乓球多球练习的能量供应量分别为:磷酸原19.3±5.7kJ(6.5±1.8%)、糖酵解4.0±3.8kJ(1.26±1.1%)、有氧277.6±53.9kJ(92.3±1.9%)。研究结论:10min乒乓球正手弧圈球多球练习属于有氧供能主导,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带步伐移动的多球练习的能量代谢特征,并考虑多球练习过程中技术指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