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动物与生物安全

来源 :第三届中国兽医大会暨中国兽医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ef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谈的转基因动物是指基因工程动物其含转基因动物、基因敲除、基因替换等实验动物。在制做制备过程中;在动物实验应用过程中;在运输过程中;在各个单位频繁交换引种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特别是近几年多批次多基因型大量的从国外引种过程中,有可能带来的外源侵袭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安全隐患威胁如诺瓦克病毒等,新的一些重大人兽共患病如SARS、疯牛病、H5N1型禽流感病毒等;动物实验教学传染病的发生如布氏杆菌病,都必须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转基因动物的范围与理解,转基因动物是指染色体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基因,并且外源基因能遗传给后代;基因工程动物是指转基因动物、基因敲除、基因替换等动物;2、转基因动物生物安全的理解,是指对基因修饰生物、病原微生物、外来有害生物等生物体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或现实危害的防范和控制;3、转基因动物有可能带来的生物危害,通过“基因漂移”,有可能会破坏原野生近缘种的生物遗传多样性,通过转基因动物的逃逸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如过敏性反应问题,还有注意伦理问题等;4、转基因动物制备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制备质粒,ES细胞饲养,修饰基因转入过程中,转基因动物饲养过程:5、国外引进转基因动物的生物安全,国外引进转基因动物的程序,引进转基因动物的注意事项,如隔离检疫的环境,哨兵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等;6、转基因动物的生物安全管理,转基因动物与生物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转基因动物立项的评估与审核,转基因动物制备与应用的培训和监督,转基因动物制备和应用及运输中的生物安全,转基因动物实验废弃物处理,转基因动物生物安全的应急预案。
其他文献
肉鸡腹水综合征,又名肉鸡腹水症、心衰竭综合征或高海拔病等,是一种以腹腔积液为特征的肉鸡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本文介绍了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分析了实验室检查方法,重点探讨了防控措施:选育优良品种;改善饲养环境;合理搭配饲料;采取适当治疗。
在奶牛饲养业中,随着产奶量的不断提高,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国外报道,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在4%~55%,中国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也很高,发病率在5.7%~54.9%,该病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还可降低奶牛的泌乳量和繁殖力,使得奶牛淘汰率升高,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文章介绍了肢蹄病的危害,分析了引起肢蹄病的因素,探讨了腐蹄病、蹄叶炎、蹄底溃
亚临床酮病是奶牛常见的一种能量代谢性疾病,对奶牛的体质、产奶量、奶品质、繁殖能力及淘汰率均有显著的影响,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亚临床酮病发病的原理,流行特点,及其对生产性能,乳房炎,繁殖性能,免疫抑制等的影响作了进一步阐述,并汲取当前国际上比较实用的防控措施,对奶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牛的寄生虫病是严重影响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本文对危害牛的主要寄生虫病(包括吸虫、绦虫、线虫、原虫以及体外寄生虫等)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目前,加州鲈鱼的病害名称五花八门,似乎有很多种,主要是因为各大名家取名的依据不统一造成的。其实作者认为权威部门应该尽快规范鱼病的命名,统一命名依据,要么按病原体,要么按病症,如此才有章可循。由于造成加州鲈鱼发病的有些病原体现在还不能定论,因此,本文还是按病症分类暂时将目前的加州鲈鱼病害分为烂鳃病、红嘴病、体表溃疡综合症、肠炎病、肝胆综合症、内脏白点病和营养病七种,其中体表溃疡综合症是严重疫病。并对
为探索草鱼肝胆综合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作者在江西及省际周边渔区的鱼病诊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检查诊断、生化诊断、病理诊断及水质测定等综合分析手段,确诊草鱼肝胆综合症病例,对101例草鱼肝胆综合症病例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归纳分析。本文初步提出诱发草鱼肝胆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投喂单一精饲料或饲料中某些营养因子的影响所致,水体富营养化,导致亚硝酸盐、氨氮、PH值等某些物质超标亦是诱发该病的重
为控制水产品中药物残留,规定水产药物休药期是减少或避免药物残留超标的最有效措施,然而,当前有关水产药物休药期的研究却很不完善,存在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不清晰,研究方案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导致水产药物休药期制定的依据不充分,各种文件、公告及标准规定的休药期不一致,难以应用。本文介绍了水产药物休药期的概念及研究方法,综述了水产药物在水产食品动物中残留消除规律(或休药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结果,列举了中国常
水产品安全对确保中国水产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具有长远意义。由水产动物疫苗等免疫制剂替代危害性大的化学药品已势在必行。国外在上世纪40年代杀鲑气单胞菌菌苗就在鱼病防治方面开始应用,1975年疖疮病疫苗在美国进入商品化生产。据不完全统计,一些国家或地区准发许可证的疫苗已超过100种。国内水产疫苗发展快,技术成熟,已储备了一批疫苗产品,并在中试推广过程中产生良好效益。2011年国内第一个水产疫苗生产批准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外界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可导致对虾产生应激,造成对虾机体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甚至可引发对虾发生空肠空胃偷死等大量死亡现象,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实践,总结了南美白对虾发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异常症状及其严重危害以及引发南美白对虾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不良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微生态制剂、藻类营养素及水质、底质改良剂实施综合调控生态环境、稳定水质、及时修复生态环境和坚持定期内服免
灵长类动物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不均衡性分布,因此为了科学研究和科技战略资源储备的需要,建立了很多实验灵长类研究和生产繁育中心。中国是恒河猴的资源国,猕猴在中国人工繁殖和利用的起步较早,但它们在繁育和利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中国灵长类动物繁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实验灵长类动物标准化程度不高,分布不合理;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品种较少;现有人工繁育群体种源混乱。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迅猛发展,非人灵长类动物作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