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火龙果线虫病发生情况初步调查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广西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火龙果作为一种新兴的水果,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线虫就是主要病害之一,笔者于2015-2016年分别在南宁市周边火龙果种植基地开展了根部病害调查和样品采集,然后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发现:为害火龙果根部的线虫种类主要有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spp.)、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spp.)、肾状线虫(Rotylenchus spp.)、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spp.)、小环线虫(Criconemella spp.)和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spp.),其中,根结线虫和短体线虫发生比较普遍和严重,最大虫口密度分别达到203头/100mL土壤和180头/100mL土壤.由于疏忽和不受重视,部分企业种植基地有50%以上的种植面积受到线虫为害,根结线虫为害严重的地块,根系变黑腐烂,肉质茎内也感染大量的线虫.经调查,也发现部分种植户在引种时未能进行严格检疫,未发现带病杯苗,导致病害的严重发生.
其他文献
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属半翅目蝽科蠋蝽属,是一种捕食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对害虫种群数量增长有显著控制作用,可用于生物防治的天敌昆虫,然而,目前对蠋蝽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室内,但是对于在田间释放后,蠋蝽定殖情况的研究至今处于空白,而昆虫大量标记又是研究其扩散等定殖指标的重要技术,所以本实验为了在不对其存活产生影响的情况下,研究适合大量高效标记蠋蝽的材料以及方法.通过在室内选择两
为了明确湖北省花生田杂草的发生危害现状和群落组成特征,于2015年8月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湖北省花生主产区花生田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花生田杂草有24科76种,其中菊科杂草16种占21.05%,禾本科杂草14种占18.42%,莎草科杂草6种占7.89%,大戟科杂草5种占6.58%,玄参科、苋科杂草均4种各占5.26%.依据本次调查所有样点中各杂草的相对多度,可将湖北省花生田杂草
研究了不同组合土壤处理对设施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和产量的影响,以期建立绿色安全、经济高效的蔬菜根结线虫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以臭氧水为基础组配的土壤处理防控根结线虫,对秋冬茬、冬春茬两茬番茄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未对番茄产生药害,且对番茄产量的恢复或增加效果明显.
本研究通过贝曼漏斗法分离线虫,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采自河南许昌为害甘薯的线虫进行了形态观察和特征数值测量,结果表明:光学显微镜观察该线虫交合伞始于交合刺前端相对应的位置,向后伸约尾长的75%,交合刺基部膨大,其宽处有2个指状突起;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唇区呈六面辐射状但不十分明显的唇片,体中部的侧区可以明显地看到有6条侧线.这些典型分类特征和测量数值与前人报道的形态特征相符,表明该线虫为马铃薯腐烂
首次探讨将微课授课方式应用于高校植物线虫课程的教学中,建立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型植物线虫学人才奠定重要基础.
以60%茶皂素为原材料,制备成5%、10%茶皂素颗粒剂以及茶皂素复配剂WV1、WV3、WV5,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茶皂素颗粒剂及茶皂素复配剂对番茄和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表明,接种后35d调查取样,茶皂素5%、10%颗粒剂及茶皂素复配剂WV1、WV3、WV5对番茄和黄瓜根结线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随着处理剂量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茶皂素复配剂WV1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72.19%,WV3
运用线虫比较形态学,以及rDNA-ITS和LSU D2D3区序列分析技术对澳大利亚入境的辐射松原木中的伞滑刃线虫属线虫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该线虫为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这是首次从澳大利亚入境的松木中发现伞滑刃线虫,辐射松是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的寄主新记录.
基于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特性(rDNA-ITS与28S D2D3序列)鉴定方法,确定了从福建枳根系分离的纽带线虫种为塞氏纽带线虫(Hoplolaimus seinhorsti,枳为塞氏纽带线虫的新寄主.
对采自河南省焦作铁棍山药茎腐病样本进行了研究,对其症状进行了描述,其茎部腐烂部有大量的短体线虫,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种类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
本文通过对固定相似穿孔线虫样品进行洗涤、刺破和裂解等步骤,得到固定线虫单条虫DNA粗提液,以该提取液为模板,使用相似穿孔线虫特异引物进一步进行PCR扩增并检测,发现条带清晰,经测序结果可靠,本研究对于其他已固定植物寄生线虫的分子鉴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