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模式的创新与服务拓展浅析

来源 :世界中联第二届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全国中医临床疗效与亚健康干预效果测评新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y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尤其慢性病、创伤后遗症等疾患.生存质量的提高都有待康复医学的服务.将康复医学尽早介入相关临床科室.不仅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全面康复,更有助于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康复的基本目标是改善身心、社会、职业功能,使之回归社会、家庭像常人一样生活.在发挥现代康复技术,如运动疗法(关节松动术)等新技术的同时,更要发挥中国传统康复手段,如(针灸、推拿)的优势.康复人员不仅各种新技术要掌握,更要有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这也是办好康复医学的重要保证.
其他文献
亚健康是国际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是指机体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很大程度上是慢性病的“潜伏期”,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名称。臧明翠将产生健康、亚健康(包括慢性病)的各种因素总结为工作压力过大、心理压力过大、不良生活方式等方面。目前,工作压力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已经受到广泛
慢性失眠是原因不明的,长期可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甚则引起血压升高和脑出血发作等危害的恶性疾病,王老认为该病初起多因肝气郁滞,渐及心、脾、肺、肾五脏互病,并相互纠结,致机体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缠绵难愈.临症用药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病程,提出不同的治疗之法,常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亚健康学是提高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学科.在亚健康的研究领域里诊断和分型没有统一标准,使得对亚健康的研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致使对亚健康的治疗和预防缺乏系统性和对症性.因此对亚健康进行分类是极其必要的和极其重要的.也是亚健康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可以使更多的专业研究人员参与亚健康的研究工作.把亚健康进行分类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研究人员分工,研究目标明确避免研究人员的资源浪费.各个类型亚健康是亚健康的统一
体感音乐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能调节心身症状的艺术疗法.其原理是通过听觉和触振动觉传导的方式,强化人体音乐感知,在改善负性情绪的同时,发挥低频音乐振动的生物学效应.本文介绍国外体感音乐治疗方法及其原理和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期望此方法能够在我国现代疼痛治疗学中发挥作用.
本文探讨中医亚健康医师的发展与培养的问题。中医亚健康学迎来了学科发展的新契机,新职业将推动中医亚健康本科专业的建立及人才培养。如何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下,做好学科发展的规划,是决定中医亚健康学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
随着社会发展,亚健康人群比例大幅度上涨.亚健康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由于西医理论的局限性造成西方医学界至今没有提出很好的治疗方法,而祖国传统医学在病因病机及防治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针对不同个体,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对亚健康的调治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就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及治疗进行了论述,希望为临床治疗亚健康提供一定依据.
本文简述了中医药国际化的目标和任务,主张采用移动健康的方法实现.移动健康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来提供健康、保健、医疗、康复等健管家服务.移动健康主要体现在信息、服务、应用和设备四大方面,包括移动健康档案共享、远程医疗、双向转诊、家庭医生服务、健康评估与干预、健康跟踪服务、全面健康体检服务、合理用药预警、辅助诊疗;也包括心电、心率、血压、血糖、睡眠、运动监测领域的穿戴式健康和移动医疗产品及健康
在门诊工作中,往往碰到大量的亚健康人群,医患之间需要建立信任关系,深入沟通并追踪管理,因此,急需方便快捷的管理工具,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应用微信群或公众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具有及时方便快捷特点.将微信用于亚健康人群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效率.
"健康管理"的理论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是目前大健康产业背景下发展出的新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本文对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标准体系进行探讨,提出要与时俱进、创新设计、发挥中医优势,同时要对中医亚健康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的各部分合理定位,在符合标准制订规范的框架下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从睡眠症状、精神情志症状、全身不适症状、五官不适症状、舌脉象和其他症状等方面对亚健康失眠状态进行了规范化分析.并分别从主症、次症和兼症;"睡眠异常"、"情志异常"和"精神异常";主诉、病史特征和诱因特征以及肝、心、脾、肺、肾等五脏证素为主线对亚健康失眠状态的中医临床症状表现进行了结构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