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创新人才实验班优化与升级研究

来源 :2018年中国高等财经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gnz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财经大学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已成功运行了10年,在取得很多成绩的同时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实施优化与升级.针对实验班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现状,需要进行一些改进:①优化实验班定位设置与培养目标;②完善和增补匹配度高的教学资源;③深入优化和完善培养过程;④全面提升过程质量保障水平.
其他文献
2018年10月10日-12日,“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武威市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的近70位知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围绕“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的议题展开研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随着近年来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文、体、旅、农、康等产业跨界融合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供给侧改革新动能.2017年6月,武威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的总体思路和“把文化旅游
“互联网+”时代,通识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互联网+通识教育”本质上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力量,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整体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然而,当前高校在推进“互联网+通识教育”时,传统的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占据主导力量,优质通识教育资源的共享力度明显不够.西南财经大学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立足通识教育改革的已有成果,在精品通识在线课程建设和优质通识教
“一带一路”对推进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海外贸易意义重大.随着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和扩展,单纯基于文化层面的汉语国际教育已无法满足国家和地区间共同合作的需要,针对性和专业化的“财经”特色的汉语国际教育成为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对财经特色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其教育教学特质,研判其发展的新趋势,提出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发展需求的高端汉语国际教育人才
本研究以国内西南地区某“211工程”财经类院校的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博士生成果产出水平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构建了博士生成果产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且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从生源质量来看,硕士毕业于“211工程”高校的博士生成果产出水平较高.从培养因素来看,硕博连读的博士生成果产出质量最高;学习年限对成果产出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从导师因素来看,最高学位在海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青年党员群众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高校党建工作面临创新不够、政治学习处于被动、党建宣传太过用力、党建阵地管理不足等问题也愈加突出.本文试图以动漫游戏为载体,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人文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等先进文化元素巧妙地嵌入动漫游戏中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功能.
本文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开展问卷调研,经统计问卷答案,分析其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认同整体水平中等;②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与年龄负相关,与职级正相关;③职业认同与职业现状、外部环境和职业获得感正相关,与职业压力负相关,但职业压力不会显著影响职业获得感.建议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以增强行政管理
随着在线开放课程的迅速发展,给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带来了挑战.基于此,本文从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四个角度,提出了如何建好慕课、用好慕课的意见与建议,并对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行了有益探讨.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双一流”战略的深入推进等都对财经类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兰州财经大学积极应对“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发展机遇,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财经类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厘清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思路,明确本科教学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内容,不断务实商科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商科专业,努力培养财经类应用型复合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王雪涛主任自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视野和前瞻视角,梳理高等财经教育的国际形势,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对全国230所财经高等教育大学及机构,提出了高等财经教育培养一流财经人才的国家担当、光荣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施建军理事长结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的最新背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论坛召开及高等财经教育的努力方向提出了要求。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陈锋主任关于“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