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教学在新兴石油类本科院校中的改革探索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y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生物学是石油类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地质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学校在原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地质学本课专业,迫切的需要对原有古生物学的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今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本校古生物学相关课程的改革初步提出以下建议:立足区域,服务地方,辐射全国;注重基础,提升教学质量;增强交流学习,掌握学科前沿;通过各类竞赛激励学生找到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本文初步报道一生殖器官属化石Ixostrobus sp.(槲寄生穗属未定种),化石共4块,最长者果穗保存长度约9.5cm,轴宽最大处可达5-7mm,轴部具有纵纹。附属物呈近45度角着生,做螺旋式或轮生于轴上。小孢子叶长约5mm,宽约2mm,中上部膨大。穗的顶部保存均不完整。该化石从尺寸和形态上均与该区已报道过的繁殖器官化石有所区别。与该化石同层位产出的营养器官化石仅有Podozamites和有节类
本文报道近年来在深圳大鹏半岛南澳地区金鸡组发现的一批重要植物化石标本,初步查明了其分类学属性、保存状况和多样性特征。该植物群以形态保存密集、羽叶和茎干连生、本内苏铁叶化石与生殖器官化石Williamsohiella同时保存等为特征,代表了一个以本内苏铁植物耳羽叶(Otozamites)为主导的早侏罗世植物群落。这批植物化石不仅代表深圳地史时期植物群的首次发现,也是广东和珠江三角洲(岭南)早侏罗世植
最近在辽西北票地区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发现了两种解剖特征保存完好的紫萁科矿化根茎化石新类型——北票阿氏茎(Ashicaulis beipiaoensis sp.nov)和王氏阿氏茎(Ashicaulis wangii sp.nov).A.wangii在解剖特征上(尤其是叶柄基硬化环远轴端厚壁纤维带特征)与产自北美北达科他州古新统的普拉姆紫其(Osmuhda pluma Miller)及现生紫其属紫其亚
本研究的木化石新类型标本采自辽西北票地区髻髻山组。标本横切面生长轮清晰,具明显的早晚材过渡,管胞排列不规则,大小、形状多变,胞间隙显著,早材管胞椭圆形至方形,晚材管胞窄小,不具纵向树脂道及木薄壁组织。径切面管胞排列不规则,有时互相叠覆,具垂向膨大的薄壁细胞,径壁纹孔单列、圆形、紧挤;双列、对生,属于现代类型,交叉场纹孔柏木型,每场1-3个,可见由应压力引起的螺纹状裂隙。弦切面射线单列,1-15个细
近些年来,作者在研究葫芦岛北部及毗邻地区中生代植物化石期间,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村一带中侏罗统海房沟组(或称九龙山组)采获了丰富的植物压型化石,主要的化石类群有苔藓类、石松类、真蕨类、苏铁类、银杏类、茨康类和松柏类等。其中,在银杏类Sphenobaiera sp.叶片中发现有叶生真菌类化石。当前发现代表了侏罗纪叶生真菌类的第一个化石记录,为研究叶生真菌类化石的生态习性,地质地理分布,分析古气候和古环
近来在新疆哈密三道岭地区中侏罗世西山窑组首次发现了保存完好的Elatides化石,中生代时Elatides主要分布在北纬400-600区域内,是当时北半球森林植被中的重要分子,研究Elatides化石对探讨中生代北半球中高纬度植被组成具有重要意义。Elatides最早出现于瑞典南部的晚三叠世,曾在中国东北黑龙江中侏罗世大量发现过,认为该属化石是由欧洲经西伯利亚传入中国东北地区的。但在新疆哈密中侏罗
The Cretaceous was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periods in the geological history,with a "greenhouse" climate and several important geological events.Reconstructions of atmospheric CO2 using proxies are
2012年,本文作者之一李大庆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姬书安在兰州-民和盆地中铺地区发现一枚原地埋藏恐龙蛋,这枚蛋保存不完整,部分蛋壳风化严重。虽然丢失了蛋的形态方面的宏观信息,但通过观察蛋皮薄片以及蛋壳的SEM照片,确定此蛋化石具有树枝蛋科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且区别于所有树枝蛋科已有的属,中国已在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发现有树枝蛋化石,这些蛋化石都出土于晚白至世地层。本文报道的蛋化石产出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初建于1956年,最早可追溯至1931年.2003年重建新馆,2008年4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是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博物馆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打造核心能力,围绕收藏、展示、科研、科普、交流等全方位持续发展。把准定位、突出区域特色是本馆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科研支撑陈展、实现良性发展是本馆的重要展示理念,也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科学知识普及是博物馆的本职责任和社会义务,加强国
古生物博物馆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丰富的科学内容,因而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古生物特点的科普活动.近年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通过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深受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所喜欢的科普活动项目,例如化石鉴赏会、古生物绘画与征文大赛、野外考察等.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针对活动主题,配套活动项目,寻求媒体和学校合作,使科普活动的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进一步促使了博物馆敞开大门,让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