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O-CeO2晶面效应:低活性CeO2晶面诱导生成高催化活性的CuOx团簇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uO/CeO2作为经典的氧化反应催化剂,在多相催化中得到广泛研究。在CeO2晶面效应方面,大家普遍认为CeO2的{110}和{100}为高活性晶面,而{111}晶面则相对惰性 [1-2]。
其他文献
The last years have witnessed a number of important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olution of nonlinear eigenvalue problems.
会议
Singular polynomial eigenvalue problems arsie naturally in the vibration analysis of structures.Classical techniques,based on linearization may fail because linearizations do not preserve all the sing
会议
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近期我们建议将生物或仿生方法作为第三类方法列入[1]。仿生合成概念过去一直比较模糊,我们在文献[1]中首次对其进行系统分类和定义,将其划分成“功能仿生”和“过程仿生(即方法仿生)”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前者模仿的是功能;后者模仿的是过程。
利用羧酸配体二(4-羧基苯氧基)甲烷与稀土金属La3+离子通过溶济热法合成了配合物[La2(bcm)3(H2O)3],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La3+通过配体中的羧基形成一维羧基桥联的La-(COO)-La链,La-(COO)-La链通过配体形成二维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
三价稀土离子的基态光谱项在其所处的配体场下会进一步分裂,并反映到其磁各向异性与基态磁双稳态的出现。而后者正是构筑稀土单离子磁体的必要条件。
Ce3+掺杂稀土闪烁晶体因具有高光输出快衰减特性成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核辐射探测材料,是闪烁晶体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Ce3+掺杂稀土闪烁晶体的闪烁性能受发光中心与基质晶体相互作用影响显著,基质晶体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阳离子型稀土金属配合物在催化烯烃聚合反应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研究表明,不同的金属中心和辅助配体对阳离子型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机理和性能都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共催化剂和外源性碱对烯烃聚合性能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近红外发光区间700~1100nm处于生物组织的“生物窗口”,激发光源或发射光源在该窗口内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深度,更小的光毒性等优点。目前,发展基于近红外光的上/下转换稀土荧光纳米探针材料是一个研究热点。
肿瘤细胞膜上转运蛋白P-糖蛋白(P-gp)过量表达介导的药物外排是肿瘤产生耐药性,进而导致化疗失败的罪魁祸首[1]。我们将对于P-gp表达有强力抑制作用的双亲性聚合物(Tocopheryl polyethylene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作为新型表面修饰剂引入荧光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表面,使其具有水溶性和药物载带能力,在为油溶性荧光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表面功能化提供一种新的方
上转换纳米颗粒使用的近红外光激发光源具有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较低的过热效应,使其在生物应用方面具有更好的前景。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哑铃状结构的NaYF4:Yb/Er@ NaNdF4:Yb纳米颗粒并将其应用于光动力治疗(P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