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DWI及DTI在脑梗死诊断及评估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l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 MR弥散张量成像(D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慢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白质损伤修复情况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脑梗死后治愈后临床恢复情况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按不同发病时期,行常规 DWI及 DTI检 查,对比测量梗死侧与健侧相应部位脑白质的各向异性系数(FA)值,并观察梗死灶白质纤维柬的改变,按照皮质脊髓神经束推移型、神经束浸润型,神经束破坏型,混合型程度在 DTT 图像上的表现分为 4级 。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源双能量CT碘图成像在评价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灶供血特点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例完整的双源CT双能量扫描资料,应用西门子Definition Flash二代双源CT机采集双能量数据,扫描完成并数据重建完成后,将双能量三期增强扫描数据传输到(Syngo-mmwp VE4IA)后处理工作站,逐次逐期读入DUAL-ENERGY软件,应用LiverVNC功能分析数据,通过设置“融合定义”对话框
2016年WHO更新了CNS肿瘤分类,其中胶质瘤的分类与2007年版本相比有较大区别,之前版本中胶质瘤的分类主要是基于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等组织学表现,虽然在2007版本中涉及了某些肿瘤基因,但主要是用来判断预后和预测疗效,并没有用于胶质瘤的分类。在2016年新分类中,胶质瘤分类结合了肿瘤的表型和基因型,使得分类更加客观。
目的 探讨颈椎前后位CR干式激光图像密度标准.方法 首先组织5位专家(一位主任技师、二位副主任技师、二位主任医师),按照感蓝片X线影像评片标准对120张CR干式激光图像进行评判,评出优级影像图像103张.评片标准如下:(1)优级影像标准:组织层次分明、摄影位置正确、无技术操作缺陷和影像直接完全感光区密在2.4~3.0、最低感光密度<0.25、组织诊断区密度在0.25~2.5之间、灰雾度<0.25.
目的 探讨股骨前后位CR干式激光图像密度标准.方法 首先组织5位专家(一位主任技师、二位副主任技师、二位主任医师),按照感蓝片X线影像评片标准对120张CR干式激光图像进行评判,评出优级影像图像103张.评片标准如下:(1)优级影像标准:组织层次分明、摄影位置正确、无技术操作缺陷和影像直接完全感光区密在2.4~3.0、最低感光密度<0.25、组织诊断区密度在0.25~2.5之间、灰雾度<0.25.
肉芽组织(granulation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为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肉芽组织过度增生(Overgranulation),也被称为异常增生(Hypergranulation)或浮肉(Proud flesh),是指过度增生的肉芽组织量超过了填充组织缺损所需的组织量,其发生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影像学表现、免疫组化与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病理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乳腺浸润性微乳状癌的X线、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
目的 探索高分辨率磁共振技术在鉴别大脑中动脉管腔狭窄病因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采用SIMENS3.0T Verio磁共振扫描仪,对经3D-TOF MRA序列检查发现大脑中动脉狭窄的17例患者,行3D Spc T1WI及3DSpc T2WI高分辨率序列扫描,扫描结束后在MMWP工作站沿大脑中动脉走行方向行MPR重组.
目的 通过模体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基于广义脉冲谱技术的小动物尺寸时域荧光扩散光层析成像(FDOT)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利用搭建的多通道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TCSPC)的多通道FDOT测量系统对圆柱形模体进行实验数据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代入本文所提时域荧光扩散光层析成像算法中进行荧光产率和寿命图像重建。
目的 运用体素内不相关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成像对急性CO中毒患者早期脑实质水分子弥散、微循环灌注改变作定量评估.方法 使用Siemens Skyra 3.0T MR扫描仪对26名急性CO中毒早期患者(1d-7d)和18名健康体检者行常规MR、DWI及IMIV扫描.
目的 探讨女性“前列腺”(Skene腺/尿道旁腺)病变的断层影像表现,提高对Skene腺病变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 例女性“前列腺”(Skene腺)病变病例,所有病例均有完整的术前CT或MRI检查资料,其中9例行盆腔MRI平扫加增强扫描,4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3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结合病理改变,分析和总结影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