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花样滑冰运动项目的艺术美感被全世界所公认,是技术型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培养花样滑冰远动员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于运动员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每一个运动项目的主体是运动员本身,而花样滑冰运动项目的艺术魅力是由运动员所完成的肢体动作来进行体现的;二是提高运动员对于训练时每一个动作的艺术性把握。复杂动作由简单动作组成,成套动作由基础动作构成,提高花样滑冰远动员对于动作的艺术性把握,有利于运动员高质量的完成动作,并且更好的表现出所完成动作的艺术美感;三是增强运动员竞赛表演的艺术魅力展现。在竞赛表演中,为观众展现出更好的花样滑冰,吸引观众,并与观众产生共鸣,能够让观众在欣赏中理解运动员滑冰动作的含义。四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发展花样滑冰是每个花样滑冰运动参与者的期望,通过花样滑冰运动员审美能力的提升,以个人魅力感染他人的同时,以项目魅力吸引观众,从而促使花样滑冰项目蓬勃发展。本文主要就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研究方法:本文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与搜集,并进行整理与分析。初步分析影响花样滑冰运动员审美能力的因素,并尝试对训练中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审美能力提出培养方法。研究结果:花样滑冰的项目魅力在于其展现出来的较高艺术美感,使观众在美妙的音乐中,欣赏舒畅优美的舞蹈动作,观看激动人心的技巧难度,感受花样滑冰项目所独特的项目魅力。但是我国的花样滑冰项目注重于基础动作的训练和技巧难度的开发,而忽视其艺术美感及感染力的培养。为使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在展现扎实的基础训练和高水平的难度技巧的同时,获得更高的艺术输出,从而提升我国花样滑冰在国际体育中的地位,这就需要我国运动员出色完成此项运动,更好展现出该项目艺术魅力。因此,对于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我国花样滑冰更好的展现艺术性的基石。3.1开展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审美教育花样滑冰运动员审美教育的开展,是培养其审美能力的基础,也是能否实现其竞技能力的提高与竞赛表演成功的关键。其主旨在于,使运动员通过审美教育,在训练中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鉴赏美,从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美的意识,并运用于具体的竞赛表演之中。3.2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音乐欣赏能力对于花样滑冰运动员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增强运动员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了音乐的组成、章节段落的划分、节奏旋律以及风格的区分等,是培养运动员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其次需要提升运动员对于乐感的把握,主要包括了音高感,节奏感,和声听觉,旋律感等等。对于培养运动员音乐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运动员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强化运动员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提升音乐对于运动员的吸引力,引发运动员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通过运动员日积月磊的音乐感受,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3.3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舞蹈编排能力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舞蹈编排能力,首先应对运动员进行系统的舞蹈编排知识学习,主要包括了把握主题、背景音乐的选择以及舞蹈的编排设计等。再者需要强化运动员的舞蹈编排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每一个元素的完美融合突出舞蹈的主题和意境,使观众通过舞蹈表演的肢体动作与舞蹈者产生共鸣。3.4提升花样滑冰远动员动作与情感的整合能力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动作与情感的整合能力,首先需要加强运动员的素质训练,包括了运动员基本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良好素质是花样滑冰运动员必备因素之一。其次是对于舞蹈动作技巧的学习,包括了舞蹈动作的难度、幅度、力度、流畅度等。适当的舞蹈技巧的运动,能够吸引观众,激发观众的积极性和兴趣。再者是运动员内心情感通过舞蹈动作的表达能力,主要是将运动员丰富的内心情感通过面部表情的控制、音乐的选择、肢体动作的展现来进行表达。3.5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丰富运动员的情感交流,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训练氛围、人际关系以及恰当的训练反馈等,让运动员树立自信心和正确的竞争与合作意识。研究结论:花样滑冰是以音乐伴奏为背景,运动员在冰面上进行整体性、技巧性以及艺术性较高的舞蹈动作展示,通过裁判员依据一定的评判标准,排列名次的比赛项目。美的表现对于花样滑冰运动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决定着比赛排名的高低。在花样滑冰运动中展现美,展现艺术美感,不仅仅要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还要对运动员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花样滑冰运动员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且系统全面的渐进过程。通过将审美与日常训练结合,让运动员认识美、理解美,在能够鉴赏美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