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C与战略地图的高校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2012年第十六届网络新技术与应用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衡计分卡用来衡量战略,战略地图用来描述战略,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高校信息化战略地图。从价值贡献、提高用户满意度、内部过程、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建立平衡计分卡,对高校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进行研究,有利于信息化战略的修订与改进,促进信息化使用效益的提升,希望为高校信息化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在对云计算技术和呼叫中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云计算呼叫中心系统,探讨了基于云计算的呼叫中心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呼叫中心是利用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建立起来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云计算的出现,给呼叫中心领域带来了变革,突破了传统呼叫中心的局限性。
随着网上应用商店规模的高速发展与功能的不断完善,在网上应用商店的基础上建设学习软件分享平台既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又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整个移动学习软件分享平台规划的基础上,介绍了平台与应用商店的连接、学习者模块、开发者模块、费用结算等方法。将传统的知识分享与云计算结合起来,探讨了未来移动学习的一种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长,聚类算法的研究面临着海量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挑战。对K-means聚类算法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首先选定初始聚类中心的并行K-means聚类算法。对不同大小的数据集进行测试实验,证明该优化算法具有更好的时间性、正确性和稳定性,适合于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云计算技术为进一步提升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创建了全新的理念。在深入探讨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息资源即服务(Information Resource As A Service,IRaaS)的云服务体系架构,探讨了信息资源即服务的云服务模式。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式研究扩展了云服务研究范围及其应用领域,为深入开展云服务相关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当前高校内部多种应用共存的情况下,通常各应用都有自身的负载曲线,如果按峰值负载来设计、建设该应用对应的基础架构,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提出基于开源KVM虚拟化资源池以及动态的JBoss负载均衡技术的框架结构,实现了一个能够按需分配的资源池,按照业务指标的要求,实现了高校内部数字化资源动态、灵活地自我调度的框架。
根据目前移动应用开发发展现状,针对如何面向中小用户开发方为其提供移动服务平台,提出一整套移动服务平台搭建解决方案。整个服务平台采用SaaS作为其推广模式,同时采用SOA作为整个服务平台的底层架构方式。着重分析采用第几级成熟度模型更利于整个服务平台,以及搭建平台时所应进行的模型改进以及性能优化。
IT服务管理作为大学信息化工作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使用的合理性对于大学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统一指导下,进行IT服务管理战略规划、IT服务管理流程的设计,设计出“三线”IT服务管理模式,同时完成相应的大学运维管理组织机构的规划和设计,最终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大学信息化IT服务管理体系。
随着Web2.0观念的提出,数字学习也有了e-learning2.0的概念.Web2.0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Wikis、Blogs、微博、社会化网络及书签等,因此可以将Web2.0的相关工具整合到传统e-learning1.0平台中,改造传统网络学习平台,从而在技术层面上实现e-leanning2.0的理念.
文化资讯领域的知识由于分布性和异构性很难得到共享。本体技术对技术进行组织是解决语义问题的一个常用办法。尽管实例也携带着信息,但是多数系统考虑的都是概念级别的互操作性,很需要新的理论模型来解决这类问题。信息流理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理论。论文中提出了基于本体和信息流理论的知识共享框架,并将此框架用于数字博物馆中,利用概念和实例的两重性进行知识共享。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风险管理机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作是解决企业各种潜在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系统控制又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重点阐述了信息系统控制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控制要点及权限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