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低碳城市发展研究

来源 :2016年中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i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根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这五个方面选择17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聚类分析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同时运用ArcGis10.0,SPSS16.0软件定量分析河南省低碳城市的发展状况研究.结果 表明,河南省各市中郑州市和周口市均处于低碳发展的高值区或中值区,其他各市处于低值区或较低值区,尽管有差别,但差别不大.整体而言,河南省低碳城市发展的水平有待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以遥感图像分类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核密度、道路交通可达性阻力值、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识别广东省1990年-2013年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梳理解析乡村聚落演变及机制研究内容框架。
随着我国古镇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古镇旅游逐渐走进人们视野。古镇以其古色古香的特点成为大众旅游吸引物。太原青龙古镇村位于阳曲县南端,素有“南北往来通衢也”。
以福建霞浦为目的地,在旅游虚拟社区“蚂蜂窝”网搜集279篇游记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CM6进行词频统计和情感分析,同时借助UCINET6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将文本数据可视化。结果 发现:1)提取的目的地高频特征词可以归为景观意象、行为特征、情感及态度、目的地空间、关联地空间等五个意象认知维度;2)对游客所感知意象词进行社会网络关系,发现中心密度明显大于边缘,总体呈现出“核心-外围-相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地域系统整体格局发生重构,资本跨国界自由流动的网络空间方兴未艾,形成交织与融合的复杂网络系统。本文使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借助GIS、Pajek、Matlab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世界跨国投资的关系网络,一定程度上突破跨国投资传统二元关系的研究,揭示2001-2012年世界跨国投资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及空间复杂性的时序演化。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进口量的大幅提升,近10年来,石化产业临港集聚的状况十分普遍。准确把握各地石化产业集聚特征和集聚水平,对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沿海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快速环境变化与城乡转型,从识别地理环境的脆弱状态与机制,到强化不同尺度(全球、国家和局域)社会-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下的适应能力,成为重新审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保障新时期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有益尝试和研究趋向。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过程格局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运用体制转化理论及其研究框架,选取陕西省长武县洪家镇为案例地,从村域尺度社会-生态系统体制变化为切入点揭示了当地乡村转型的背景和环境因素,重点探讨农户尺度的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影响因素及其稳健性,从微观角度审视西北乡村转型的基本特征,主要结论包括:①当地乡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已由传统农业体制转变为新型农业体制,其中某些家庭体制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以新疆86个县级及以上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交通网络密度Di、交通干线影响程度Ii和区位优势度Si等指标,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数理模型,分析得到了新疆交通优势度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选取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人口与城市化、人民生活水平等3方面12个主要的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格局;通过对新疆各县市及所包含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南、
以宁夏1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4年以来3个时间断面县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揭示2004年以来宁夏县域经济的时空动态,并分析其演化影响因素。
城镇化涉及城镇与乡村二大地域,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相关。城镇化在其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人口从乡村迁移至城镇的社会变迁现象,故又称为乡村城镇化或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狭义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指产业现代化,广义的还包括职业农民和农村社会现代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二种不同的性质变化,城镇化是以人口的空间迁移为核心,而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