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案不同判现象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 :最高人民法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wq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在我国审判实践中绝非仅存在于个别民事案件,抑或个别法院、个别法官之中,近几年来,已经成为比较普遍存在的裁判现象,诸如刑事案件中量刑幅度的把握,商事案件中合同有效与否的认定等等,也常常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并且,这一现象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现象造成的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对策认真加以研究。文章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一、同案不同判现象造成的危害;二、同案不同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三、针对同案不同判现象应采取的对策。
其他文献
行政诉讼调解一直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探讨的课题,特别是随着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列人全国人大常务会立法规划以来,专家、学者就行政诉讼应否设立调解制度的争论愈为激烈。但是,对于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设计及行政诉讼如何进行调解等方面则少有人探究。为此,笔者在充分论证应当设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基础上,就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设计与立法构想等方面发表一些思考意见,以供立法机关参考并与大家共商榷。
正当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为全国上下所关注的时候,笔者却在为诸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调解数额的任意与畸高而忧虑,甚至联想到了一个名词:“不幸福的调解学”。赫拉克利特曾指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综观当前一些附带民事调解案例,笔者深切体味到了既成调解数额的任意漫游呈现出的表面和谐对法治所蕴含的内在和谐的潜在威胁。文章探讨的内容包括:行情不一的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市场”;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市场
本文试图通过审判实例对部分调解与判决并存于一个案件的审案模式进行介绍,并对当事人合意选择纠纷模式的理论、动因进行研究,分析部分调解与部分判决并存审案的可行性,进而对实践中可能遇到法律适用问题及解决提出自己的意见。
本文介绍了诉讼契约的概念和类型,探讨了诉讼契约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功能,及在我国建立诉讼契约理论的构想和诉讼契约的规制。
公正司法,除却制度的层面,从根本上说关键的因素在于法官。同时,法院作为司法这个庞大系统的操作平台,需要为系统的终端——法官,提供系统支持,才能向社会输出合格的司法产品。因此,关注法院和法官的关系,就是关注公平正义。基于基层法院的广泛性和接触社会的直接性,更具现实意义和代表性,笔者选择基层法院的视角来考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两者在日常运行中的不契合及其产生的根源,以期探索解决之道。
数字技术已深深融人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大潮向我们扑面而来之际,绝大多数法院已经站在了潮头,开始建立自己的信息服务系统,人民法院也将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型。所以,如何加快人民法院数字化建设,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实现司法现代化,将是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2003年年底,江苏法院系统启动了以审判质量效率统一指标体系为主导的审判管理改革,对构建审判管理协调机制作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以近年来江苏法院审判管理改革为视角,对审判管理协调机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已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作为我国诉讼制度上一项优良传统的人民陪审员制度逐渐步人法治化轨道。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各地法院始终把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法院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评价一项制度的效果如何,必须要放到司法实践中去考验。最近,笔者对辖区人民陪审制度的实施情况作了专题调研,通过调查人民陪审制度的一些缺陷及
本文从陪审制度的历史和价值出发,针对目前“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同职同权”这一问题展开论述,试图通过重构“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的分工”来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
文章探讨了生活场景对司法生命力的考量,内容包括:生活场景中判决的公众认同困境、判决与公众认同冲突的原因解析、公众认同之于判决的价值意蕴、在生活世界中塑造合理的公众认同观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