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集成保护与控制系统结构设计方案研究

来源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sh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一种以中央保护控制器PCM为核心的数字化集成保护与控制系统DIPC。DIPC用于数字化变电站,通过非传统互感器、合并单元、以太网和中央保护控制器实现整个变电站的保护和控制功能。其中的核心元件PCM是一台集中式的多功能数字装置,从过程层总线接收多个设备的信息,完成变电站内全部或部分设备的保护、控制、量测等功能,并利用冗余的广域信息提高保护与控制的性能。文章着重介绍了过程层总线的配置、PCM的功能和结构。
其他文献
Induced voltage and induced current of 500kV Common-tower Double-transmission Line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ory analysis for induced voltage and induced current of parallel reactors has also bee
有些区域负荷中含有较高比例的电源,用传统的经典负荷模型来描述负荷母线的动态行为是不合适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广义负荷模型结构,并针对其参数众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EMS和现场测量信息、等值发电机支路参数采用理论等值方法获得,而纯负荷参数采用辨识方法获得。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广义电力负荷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是有效的。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描述配电网络和电力负荷的结构,中国电科院提出了考虑配电网支路的综合负荷模型(SLM)。本文分析了该模型参数的可辨识性,通过对一些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重要的结论。
电力系统数值仿真是研究电力系统动态过程的主要手段之一,仿真的有效性取决于系统模型和参数的准确性。多次事故后分析和大扰动试验结果均表明基于目前的模型和参数而进行的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结果不能反映系统的真实动态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用方法,通过对系统受扰后的仿真曲线与PMU实测轨迹进行比对,并对系统的模型和参数进行校正,使仿真轨迹充分逼近实测轨迹,最终找到准确的设备参数。动模实验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除了具有过压、欠压、过频、欠频等常规保护外,还应具有一种特殊的保护功能-孤岛保护。被动式孤岛保护常采用过压欠压检测和相位突变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两种被动保护相结合能够保护绝大部分孤岛现象。但当PV系统输出功率和负载匹配时,被动式孤岛检测方法失效。本文采用被动式孤岛检测和主动频率偏移(AFD)相结合的孤岛检测方法,实现了孤岛效应的无盲区检测。
随着风力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传统的电力系统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研究了风力发电机组的配电网规划问题,探讨了各种约束条件,建立了一种考虑电能质量的规划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并利用混沌产生初始种群,使开始迭代就能产生较好的解,提高了算法的速度和精确度。通过仿真计算,表明上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分频风电系统通过控制低频侧的频率来追踪整个风电场的最大风能,低频侧频率调整区间越大,风电场的风能利用程度越高,但是对系统的不利影响也越大。综合考虑最大化的利用风能和电力系统的要求,以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本文提出了一种分频风电系统低频侧频率的优化控制策略,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其合理性。
随着广东电网规模的扩大、容量的上升,如何有效控制系统内不断上升的短路电流水平已成为摆在电网内电力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电力系统短路电流限制技术方面的研究状况,结合广东电网的发展规划,根据基于BPA程序的2009年广东500kV电网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对广东500kV电网结构、短路电流增长原因及其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限制短路电流的主要技术措施。
本文用物理的方法定性分析了在空充高压长线路时,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空载合闸与线路外部故障时,高频闭锁负序方向保护发生的动作,得出了在空充高压长线路时高频闭锁负序方向保护应该退出运行的结论。
具体介绍了基于IEC61850规约的全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该装置基于双处理器、硬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可以实时的完成测试数据的输入、转换、采样、组帧、发送,输出数据满足IEC61850的通信协议,同时可以接收、解帧、分析来自保护设备的GOOSE跳闸信号并输出开关量。通过操作人机接口软件,还可以实现暂态闭环静态测试、定值校验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