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钢铝脱氧钢浇注过程问题浅析

来源 :第九届中国钢铁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口结瘤和液面不稳是目前制约邢钢铝脱氧钢生产顺行的主要问题,对后续产品质量均有很大影响,邢钢在小方坯生产铝脱氧钢种时,时有发生水口结瘤严重和液面波动情况,结瘤以水口下端口居多,液面波动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本文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和理论研究,找出减轻水口结瘤症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首钢京唐30 万吨热轧带钢横切机组的工艺及设备技术参数、电气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并着重分析了其主要技术特点;该横切机组综合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投产后运行良好,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依据唐钢1700mm生产线设备工艺特点,参照相关标准要求,从成分设计、生产工艺控制、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等方面讲述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690的开发.结果表明,Q690 级结构钢产品性能良好,完全满足顾客的质量性能要求.
介绍了山钢股份公司莱芜分公司炼钢厂对Q440C级25号门架槽钢试生产过程出现的角部裂纹、性能波动等问题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调整成分控制,改进脱氧工艺,强化夹杂物去除,调整连铸二冷配水,优化轧制工艺,对轧钢设备适度改造,优化工艺流程。生产实践表明, Q440C质量有了较大改进。屈服强度控制在460~480 MPa,冲击功提高到70~120 J/cm2,各项性能均达到指标要求。杜绝了角部裂边问题,不
阐述了为满足高炉生产对软水的温度要求,从阻垢、喷淋等方面提升蒸发式空冷器能力及降低浓缩倍数、增加旁滤系统改善水质等方面出发,对软水的工艺、设备进行了改良,取得了优异的效果.
本文主要介绍莱钢TRT采用机组与旁通阀的联动保护实现高炉顶压的高精度控制使TRT机组和高炉炉况都得到大幅提升,确保了在高炉运行期间全流程不间断的发电,提高了发电量,创收很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在实现“以热代冷”及“以薄代厚”方面较常规热轧具有独到的优势.本文主要概述了国内外代表钢厂生产屈服强度700MPa级高强钢的现状,包括其成分设计思路、组织性能及强化机理,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高强钢的优势,提出了其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TRIP钢为解决强度和塑性的矛盾提供了方向,已成为汽车用钢板的研究热点.但碳当量和冷裂敏感系数理论计算表明TRIP钢存在较大的焊缝区硬化和产生冷裂纹的风险,生产实践也体现了焊缝轧制断带制约了TRIP钢在酸轧机组的生产.通过对各种焊接参数组合进行激光焊接,对焊缝区域进行微观硬度测试、拉伸试验、杯突测试和组织分析,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酸轧机组生产实践,最终验证了预热功率0%+后热功率42%的参数组合焊
本文通过对轧辊磨损模型的分析,跟踪轧辊的使用过程,收集轧辊上轧机及下轧机轧辊充分冷却后的轧辊形状曲线数据,离线提取轧辊实际磨损曲线,并与轧辊磨损模型计算的轧辊磨损量进行对比分析,使用离线方法对轧辊磨损模型参数进行回归分析,不断优化轧辊磨损模型参数,使磨损模型计算的轧辊磨损量与实际发生的轧辊磨损量一致,提高轧辊模型的预报精度.
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对试制的低碳贝氏体钢冲击断口附近组织进行侵蚀,分辨出M/A岛及碳化物分布,并进行带状组织评级、常规金相组织观察,分析了其低温冲击功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轧后冷却不均匀导致钢板心部和边缘处冷速相差较大,沿钢板宽度方向组织分布不均匀,使其冲击功出现波动.其中,尺寸较大的M/A岛是影响该低碳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的主要原因.
本文通过ansys模拟软件,研究分析翻转式水箱拉丝机拉拔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钢丝质量的影响.以第一道次的拉拔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定径区长度、模锥角以及不同道次面缩率下,拉拔过程中钢丝的拉拔力、轴向应力和Mises等效应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定径区长度一定时,钢丝拉拔力随模锥角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定径区长度为0.24mm、模锥角为8°工艺参数下,存在最小拉拔力,其值为168.3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