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瞬间粘合剂在文物修复中的危害

来源 :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胶液毒性对人体健康和文物的损伤、耐潮湿性、耐高温性、耐碱性、不易去除性、柔韧性等方面提出了在潮湿气候环境中不宜用"502"瞬间粘结剂作为文物修复材料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通过采用预加固、防霉处理、外部支护、底部垫板、制作包装箱等方法整体搬迁西安市南郊出土的明代郡王墓漆棺的操作过程.
本文通过对90年代末河北隆化鸽子洞出土元代窖藏丝织绣花囊袋的形制、纹饰、工艺进行分析,了解囊袋的由来,并对其进行了修复.
本文通过对化学试剂和壁画表面常见污染、病害的分析,对壁画表面清洗的主要方法进行阐述,强调了表面清洗在壁画保护中的重要性.
本文分析了铁器文物脱氯技术的目的和意义,论述了铁器文物的脱氯机理,并对国内、外各种铁器文物脱氯方法及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了阐述.
本文通过选择合适的硅氧烷,采用一定比例配制成硅氧烷低聚体,用于铁器文物封护保护,阐述硅氧烷的选择原理、配制方法及铁器文物封护保护前的处理工艺,对硅氧烷低聚体、丙烯酸甲酯、B—72等保护材料处理的铁线在盐水混合物和盐雾试验中的耐蚀性进行对比研究.
本文分析了空气污染物对文物的危害机理,论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监测与评价,并从室外环境控制和室内环境控制两个方法阐述了文物保存环境的控制.
本文介绍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对志丹陵石碑进行病害分析、资料采集、脱盐加固、封护处理、陈列柜支架等保护修复操作过程.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我国博物馆发展之路:一、寻求自身原因,改革完善内部机制.二、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养.三、认清形势,内外结合寻求发展.
本文采用FL—801超声波除锈机除去了出土金属文物表面锈蚀物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在长期的实践中找出了用超声振动除锈的一套工作方法,同时也总结出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要点.
本文介绍了银盐鱼胶照片的化学修复处理的背景,并结合工作实践,论述了利用碘及酒精配方,处理有银镜照片的方法及效果,指出了采用此方法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