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对不同秋眠型苜蓿品种SOD、POD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2007年会暨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日照是导致苜蓿秋眠的主要环境因子,同时也可能是苜蓿生长的一种逆境.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对不同秋眠型苜蓿SOD、POD的活性的影响,以及两种抗氧化物酶活性与苜蓿秋眠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无论是秋眠型苜蓿Vernal,半秋眠型苜蓿CW502,还是非秋眠型苜蓿CUF101,其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均呈现出8h光照(SD)最高,12h光照(MD)次之,16h光照(u))最低的趋势,暗示SOD、POD的活性与长日照植物苜蓿的光周期有关,短日条件下可提高SOD、POD的活性;(2)在同一光周期条件下,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之间并未在SOD活性上表现出规律性;而POD活性有随着秋眠性增强而增强的趋势;(3)在同一苜蓿品种中POD活性多随生长期增长而升高.从而可以认为:短日照是苜蓿生长的一种逆境,在SD下SOD、POD活性提高与苜蓿的秋眠存在着某种关联.
其他文献
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定量灌溉控制,设置水分充足(WS)、水分中度(WM)和水分亏缺(WD)三个水分梯度处理,测定和分析WL323MF、8925和Algonquin3种紫花苜蓿现蕾期叶片光合
采用5个PEG渗透势梯度模拟干旱胁迫,以黄花苜蓿作对照,探讨了扁蓿豆四个品系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通过对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根长和
对度然花生(Arachis.duranensis krapov.& W.C.Greg)草坪草在不同温度(0℃,5℃,10℃,25℃)低温胁迫24h和48h后和的低温胁迫后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质膜透性和保护酶系(SOD、
宁夏拥有天然草原面积3665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47%,是宁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绿色天然屏障,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在国家
2007年、2008年,笔者对我国草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关调研,先后实地查看了四川、甘肃、陕西、山西等地的草产品加工企业,还与有关方面进行了座谈,对我国草产品加工业进
茶园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和茶业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所经过大量的品比实验,筛选出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杜兰落花生(Arachis duranensis)、圆叶决明(Cham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及杂交后代基因组DNA遗传差异,获得了与苜蓿雄性不育育性相连锁的分子标记一个,记为MSS126438.利用此标记对杂交后代进行育性鉴定,共
本文针对在刊物上已发表的论文中有关牧草产量田间试验设计中存在的小区面积过小,测产方法中未考虑边际效应的影响及取样测产时样方面积过小等问题,提出规范田问试验中的小区面
本文讨论了南方地区草地农业的主要类型,并结合粮食安全问题分析了南方草地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表明,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土地类型多样,具有发展多种草地农业系统的巨大潜力。
本文介绍了我国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阐述了西瓜甜瓜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述了园艺业发展总体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