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上旬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的诊断分析

来源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2009年1月30-2月10日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发生的特点、性质及环流背景,并进行了水汽、动力等条件的诊断分析,还简要对比分析了该过程与2008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过程的差异.此次雾的性质主要为辐射雾,每日早晨5-8点最严重,整个过程分3个阶段:较严重的几天分别为1月31日、2月1、5、10日.此次雾发生在一定的环流背景下,中高纬处于纬向型环流形势,西风气流平直,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华东地区基本上处于地面高压内的均压场控制下,气压梯度力小,近地面风速小,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物理量分布很好地诠释了此次雾的发生条件:地面风速维持在1-3m/s、低层辐散、负涡度及垂直上升运动弱是形成雾的动力条件;底层相对湿度大、温度露点差小与对流层中层相对较干的配置构成此次雾发生的水汽条件;低层逆温层的存在和大气层结稳定构成了不稳定条件.此次雾过程与2008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过程存在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地震信息通信系统的产生,分析了地震信息通信系统的探索与发展,探讨了地震信息网络的全面建设与应用。
@@大庆深层火成岩岩性包括:安山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凝灰岩、英安岩等。由于从基性到酸性火成岩,矿物成分是连续变化的,没有明显的界限,在测井曲线上也具有连续变化的特点,从基性到酸性火成岩的物性变化没有明显的界限。同时由于裂缝、含气等因素也使不同岩性的测井特征相互重叠。通过实际测井资料的分析,发现利用一种测井曲线或两种测井曲线的交会图很难准确地区分出所有的火成岩岩性。测井曲线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与岩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在海相及陆相地层分析和储层划分对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徐家围子凹陷深层储层是由河流相、冲积扇相及火山岩相所构成的,以岩相复杂、相变快和相变频繁为特征,并且断裂构造发育,这给储层划分与对比带来了很大困难。
@@井间断裂分析是油气储层地质研究中的一项主要的基础性工作,常常要对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口井进行分析,以确定出对油气分布有着重要控制作用的断裂构造位置、性质和分布等。井间的张性断裂,通常是油气运移的通道,而压性断裂,通常阻挡油气的运移,可以成为形成良好圈闭的有利条件。井间断裂构造的计算机分析方法研究,为自动或交互式实现井间构造分析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实现井间断裂构造分析,不但可以提
本文介绍了余江县中药材广东紫珠的作用、前景、高产的气象条件与栽培技术.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sensis chun又称紫珠草、紫珠柴,系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是一种重要的野生药用植物.自然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生长在海拔100~850米之间的林下或与其它杂灌混生.建立规范化生产基地,使广东紫珠药材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为实现中药材广东紫珠生产的规范化
根据山西自然地理和农业气候特点,归纳分析了山西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山西是农业气象灾害的频发地区,针对不同的农业气象灾害有不同的防御措施,而如何根据农业灾害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山西人民同自然灾害长期斗争积累的经验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御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损失,夺取农业高产稳产的关键,要长远考虑,大力植树造林,种树绿化,在总体上增加地面粗糙度,滞缓径流,增
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采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可能蒸散,逐日滚动模拟土壤有效水分(Ms),提出基于Ms的逐日干旱动态监测指标.文章以广东资料为例,通过与国家标准中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相对湿润度指数(MI)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这4个代表性干旱指标相比较,从不同等级干旱频率、对干旱过程的描述能力及物理基础方面,分析不同干旱监测指标适用性特征
本研究采用陆面过程协同观测资料,将能量平衡理论和能量通量的观测结果相结合,从净辐射能量通量与感热、潜热、土壤热通量、储热四项在白天存在单峰型日变化的特征出发,对12小时净辐射累计值最大值(∑nR)及12小时能量分量累计最大值(∑ncR)的白天总能量角度评价能量闭合性;得出白天能量分量累计最大值(∑ncR)时间滞后于净辐射累计量(∑nR),说明净辐射能量向感热、潜热、土壤热通量、储热项转换过程中存在
AMS/EPA Regulatory Model(AERMOD)是基于行星边界层理论的一代空气扩散模型,是一个稳态烟羽扩散模式,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本次模拟将对山西省吕梁市某污染源排放的SO2的长短期浓度分布进行预测,并对比考虑地形影响及不考虑地形两种情况下污染物落地
通过对东南三省(浙江、福建、广东)2006、2007两年日降水资料进行反距离权重、普通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等多种插值分析,表明总体上在东南地区克里格插值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没有任何一种插值方法占有绝对优势.根据降水分布类型,对有多个降水的大值,且降水中心较不规则的降水过程,以反距离权重法效果较好;而分布呈带状的区域性降水则以克里格插值方法效果较好.对于不同天气系统降水所选取的插值方法应由该天气系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