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提升中职护生技能水平的实践

来源 :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nak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护理专业教育多种层次并存的今天,中职护生数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服从中职护生的成长规律,中职护理专业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其实际操作技能,使之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文章主要介绍了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对中职护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个渠道,构建起“科学方案统领、四项措施支撑、发展评价保障”的立体式培养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职护生的护理技能水平,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的对象日趋扩大,要做到让每位患者满意很难,但是患者一旦对服务过程中的某一方面不满,可能导致他们对医疗过程甚至整个医院工作的全盘否定。这就要求门诊不仅仅对患者进行疾病护理,还要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和抚慰,把握门诊患者不同心理特征,并根据其不同的心理需要,提供个性化、系统化、规范化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提高医护工作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检验门诊护士素质及护理工作
谵妄是综合性医院中最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约占内外科住院病人的5%~15%,老年患者大手术后常并发谵妄,70岁及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中出现谵妄迹象者为30%一50%。有资料报告,老年术后谵妄占总手术病例的16.3%,并且在手术后4d内发病率较高,以后逐渐减少,增加了死亡率。临床表现为失去自知力、言语零乱、答非所问,伴不同程度的幻觉、兴奋、躁动等。术后澹妄会增加压疮、肺部感染、跌伤和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焦虑症一词最早由Leibowitz提出。社交焦虑障碍也被称作社交恐怖症,是指对一种或者多种社交场合存在显著并且持续的害怕。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影响社交焦虑的因素有多种,包括神经递质、遗传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应对方式等等。医学临床教学在培养专业人才时,注重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教授护理专业课程的同时,注意关心护士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的完善。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有效降低了社交焦虑的发生率。
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护理人员作为高危人群,国内外有许多文献报道,护理人员因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其心理压力程度比一般人群更为突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精神科护士职业有其特殊性,在工作中除了与综合科护士所接受的基础护理和操作之外,还要面对病人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危险,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影响他们身心健康。作者对本院10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来了解精神科护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人的寿命也在延长,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器官结构发生变化,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体弱多病、生活情趣日益衰减,心理、情感脆弱,易寂寞、怕孤独。希望自己长寿,又恐怕自己给子女和他人带来负担,加上疾病的折磨,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为此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对住院老年患者
电话随访就是利用通讯工具—电话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康复情况、心理状态等实施指导与监控。在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患者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出院后能继续接受与个体疾病康复有关的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是一种开放式、延伸式的健康教育形式,他进一步缩短了医护患之间的距离,对精神病康复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在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
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症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约3.55%,女性与男性之比为8∶1。大多数患者首次发病在35岁以前。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将2010年4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女性癔症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整体护理护理。研究组3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
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可导致社会功能残疾的慢性精神疾病,又称社交恐怖症,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在人前表演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会面临窘境,且一旦暴露于这些场合会不可避免地引起焦虑反应,从而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认知行为疗法假设是个体的想法而不是社交情境引起了焦虑。患者通常以假想的别人看待自己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但是他们对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观念常常是扭曲的,这导致其在社交场合感受
对护理本科毕业生现状以及专科护士培养现状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本科护理教育与专科护士培养相结合的构想。并经理论分析验证,将本科护士与专科护理相结合,最终形成关键岗位、关键技术、关键人才差异性使用和分配的原则,为护理本科生提供良好的成长机会,能够使护理队伍人员得到补充并保持稳定,更好地适应了护理事业发展、社会发展的脚步。
目的:探讨改良操作示教方式在总带教工作中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份在肾内科实习的20组护理大专院校的实习护士,按随机单盲的方法将同学们分为两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操作示教方式,对照组则予一般操作示教方式。实验组十个实习小组(每小组5人),女性49人,男性1人,平均年龄20岁,实习时间四周;对照组十个实习小组(每小组5人),女性49人,男性1人,平均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