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葶山麦冬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来源 :中国(福建)第八次海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以短葶山麦冬为研究材料,分别对分支数(X1)、叶长(X2)、地上部鲜重(X3)、根数(X4)、根长(X5)、根体积(X6)、单株块根数(X7)、多块根数(X8)和地下部鲜重(X9)和单株鲜产量(Y)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研究各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和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程度,探讨单株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相关系数大小次序为单株块根数>地下部鲜重>地上部鲜重>多块根数>根数>根体积>分支数>叶长>根长;逐步回归分析认为单株产量与叶长、根长、根体积、多块根数无显著线性关系,而与分支数、地上部鲜重、根数、单株块根数、地下部鲜重5个农艺性状有显著线性关系;以逐步回归为基础,通径分析5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程度依次为单株块根数>地下部鲜重>根数>地上部鲜重>分支数,其中根数为负向直接作用。可见提高短葶山麦冬单株产量应首先考虑单株块根数的增加,并结合考虑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和分支数的综合效应,同时注意根数的限制作用。
其他文献
福建省柘荣县太子参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已长达百年;现常年种植1500-2000hm2,为全国最主要的产区。本文对福建柘荣太子参产地栽培居群进行了调查,并收集各栽培居群于种质圃中进行种植观察、比较,以进一步鉴定其原植物,并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柘荣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北毗浙江省泰顺县。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3-18℃,年均降雨量1600-2400毫米。柘荣县为进行柘荣太子参GAP项目,建立了占地面积约50亩的太子参GAP实验基地,基地处于闽北山区,很少受到工业污染。为实现太子参基地GAP管理,本文介绍了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12月对福建柘荣太子参GAP生产基地部分地区土壤、水质和太子
本文对柘荣太子参地上部叶片生长和地下部参根增长过程中进行跟踪、采样记录、整理分析,研究柘荣太子参生长发育规律,为柘荣太子参生产与收获提供科学依据。
太子参为石竹科太子参属(Pseudostellaria)植物异叶假繁缕P. heterophylla (Miq.)Pax ex Pax etHoffm.的块根。本文介绍了福建柘荣太子参的栽培品种类型和栽培品种的演变,浅谈了福建柘荣太子参种质特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对枇杷叶资源品种大房、长红3号、早黄、太城4号、森尾早生、解放钟等的花粉形状、大小、萌发孔、表面纹饰进行显微观察,应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图象处理程序建立三维图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枇杷品种花粉形态都是长球形,具三孔沟;花粉平均轴径介于18.94-30.09μm之间,花粉大小及表面纹饰有明显差异,初步将其分成条纹状纹饰、条纹状纹饰带穿孔以及条纹-穴状纹饰三个类型。
花粉活力与寿命研究已引起不少学者的重视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有关药用植物蔓荆的花粉活力及结实率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蔓荆的花粉活力及其萌发率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药用植物蔓荆花粉活力和结实率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药用植物蔓荆的有性授粉和产量积累资料。
目的:为建立中药材GAP基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三明区域野生资源生长环境及其利用的调查;对引种、野生转家种品种驯化品种栽培适应性探讨。结果:提出适宜在该区建立GAP基地的品种,分析资源消长因素,购销体系变化对现有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依据野生资源环境因子选择适宜该区发展的品种。
阐述了砂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福建省砂仁生产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福建省砂仁发展的优势提出发展对策。
我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中草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有11146种。本文介绍了闽台金线莲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福鼎市种植黄栀子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了一定种植规模,已逐渐成为闽浙老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经多年种植已初步总结出黄栀子产业发展经验,为了加快黄栀子产业化发展进程,本文就中药材黄栀子产业化发展经验与思路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