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对维生素B2、B6的营养需求研究

来源 :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oab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用凡纳滨对虾在25-28℃、pH值8.0±1、盐度3‰的养殖水体中饲喂含不同水平的维生素B2、B6人工饵料,养殖28d后,对其生长指标(增长率、增重率和存活率)和生理指标(活性氧、谷丙转氨酶、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对生长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添加维生素B2160mg/kg和添加维生素B680-160mg/kg的试验组对虾增长率和增重率均有显著的提高.对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B2160mg/kg的虾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明显加快;添加维生素B680mg/kg、160mg/kg,肌肉中GPT比活力和蛋白质含量均有较为显著的提高.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对维生素B2、B6的需求量分别为160mg/kg饵料和80-160mg/kg饵料.
其他文献
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在2003级和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中进行了PBL教学实践。结果表明:PBL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一种非常受
本文作者对真核mRNA 3非翻译区的功能研究提出呼吁,就3非翻译区在mRNA表达调控中的重要性,号召中国科学家来研究这一领域.
本文介绍了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构与疾病的关系.通过几种病例,作者阐明了tRNA分子中的修饰成分与某些疾病有联系.
本文介绍了RNA在遗传信息调控及对基因表达方面的作用.基于DNA及后基因组的研究,RNA在遗传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调节作用将日趋重要.
本文介绍了一类RNA分子—核酶.作为一类生物大分子核酶具有催化作用,文章就其特性以及在基因工程上的应用作了简要的讲解.
本文介绍了tRNA的个性研究进展,其研究方法有计算机辅助法、酶法、氨酰化研究、蛋白质测序、晶体衍射等,并就合成酶aaRS与tRNA的相互作用作了分析.
本文综述了20世纪RNA的研究成果,例举了RNA研究在蛋白质合成、结构模型、生物合成、人工合成等领域的发展状况,并对21世纪RNA的研发前景提出展望.
生物固氮资源作为土壤有益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多,大约在50个属以上,分布广,在我国许多农田中都有其生存,因此,无论从发展可持续农业全局出发,还是从开辟现有肥源角
生物活性除臭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属于高活性菌群,可有效地抑制环境中产生臭源物质的腐败菌和引起人畜疾病的病原菌.环境中的臭源物质一方面被制剂中有益微生物产生的多种酶类分
用微玻璃珠研磨法将p387NIT1质粒转入至莱茵衣藻硝酸还原酶缺陷型及缺壁突变株品系CC-2677中,得到了一些不同的插入型突变转化子.经检测,该突变体的确丧失了叶绿素b合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