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的商业化前景

来源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lyialyia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是把工业生产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进行收集并将其安全地存储于地质结构层及其它可以封存CO2的地方,从而达到减少CO2排放、防止气候恶化的目的的技术。目前世界各大国十分重视CCS的研发与试验,各种政府,私人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对CCS项目各环节提供了大力支持,努力推进CCS商业化可行性研究。虽然CCS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中面、临着资金,机制因素和法制障碍等问题。但在目前世界大趋势,CCS是一个良机,加快参与CCS的研发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契机。本文将从市场机制,企业商业模式等方面对CCS在中国商业化进行探索。
其他文献
为了解我国主要城市集合住宅的家庭能耗、室内热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的实态,为各类节能设计及低碳技术的有效开展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计量表读数以及实地入户调研等多种方法,得到了各城市集合住户的冷气、暖气设备的使用量和特点,得出各城市被调查住户的各月能耗使用情况。最终通过对各住宅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重庆与南京两个城市的住户冷暖气能耗量与其建筑面积有较强的相关性,进而推算出这两个城市不同类别
从我国的国情和甘肃的省情看,节水节能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亦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节水节能涉及农业,工业、建筑、生活等各方面,形式多样,潜力很大。节水节能是人们精神面貌的一个反应,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尺,而且人人有责,个个可为。
论文以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城市低碳化土地利用模式构建的必要性,探讨构建城市低碳化土地利用模式的路径,试图从“减排”和“增汇”两方面着手,培育城市低碳化土地利用观念,科学规划城市土地的功能分区,构建生态化土地利用模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适应、公众参与”的城市低碳化土地利用决策机制与模式,变革传统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低碳化。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加之我国目前的海洋开发与管理体制仍是以行业为主,缺乏全面规划和协调,因而在强调保护海洋资源和追求开发海洋资源之间产生了矛盾。在此情形之下,结合了保护与开发双重功能的海洋特别保护区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本文从海洋特别保护区的概念与发展历程、与自然保护区的区别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立推动了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但由于海洋特别保护区内生
生态敏感性区域的城市用地是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对于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生态敏感性分析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在ArcGIS软件叠置、缓冲等空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相关规划资料,对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
工业固废的高效管理是实现循环型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数据包络分析(DEA)作为一种相对效率评价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企业工业固废管理效率进行评价。本文利用DEA方法,以企业人员数和企业环保管理人数作为投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作为期望产出,工业固废产生总量和危险废物产生量作为非期望产出,建立含有非期望产出变量的DEA效率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测算了沈阳市铁西区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效率。研究结
红树林湿地是地球上的重要碳汇。作为全国红树林湿地典型的保护重地,广西北海红树株湿地的保护管理已经取得一些成效,许多保护项目开始实施,公众对于保护红树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然而红树林的面积仍在不断减少,而且在此过程中产生红树林保护与当地居民利益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各利益相关方的矛盾,实施“公众参与”战略必不可少。本研究分析了北海市红树林“公众参与”的现状和问题,并应用公众参与原理,提出了北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近年来持续飙升,同时环保节能的概念也在全社会迅速扩展。本文试图从北京市的房地产市场出发,通过对部分小区房屋价格的实地调研,并运用改进后的Hedon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环境因素对迅速上升城市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目前的北京市房地产价格中,环境因素对北京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相关程度还较低,但存在增长的趋势。
面对日益紧缺的石油储备和扩大的石油需求,不少能源专家开始呼吁建设节能性社会。而燃油税替代公路养路费是我国保护环境、长期节能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由燃油税开征的背景和意义入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开征燃油税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开征燃油税一年来的情况,提出应该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尤为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本文运用1983年-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CO2排放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能源消耗强度以及FDI是碳排放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而技术进步则可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大科技投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