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池中革胡子鲶成鱼高产低成本养殖技术研究

来源 :2015现代水产养殖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ssss1111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 年,在中国对古巴进行淡水养鱼技术援助的古巴COMPLEJO Acuicola JUAN JOSE养殖场,中国专家组与古巴水产技术人员合作,对革胡子鲶成鱼养殖生产模式和技术进行了试验和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古巴国情的高产、低成本革胡子鲶成鱼养殖生产技术和模式。
其他文献
集约化循环水养殖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水产养殖生产模式,是在传统养殖基础上逐步改进、发展起来的一种低耗时、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养殖模式。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已列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十大主推技术。
将初始体重为169.72±2.75g 的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按照低密度组(12.0kg/m3)、中密度组(20.0kg/m3)和高密度(28.0kg/m3)分为3 个不同养殖密度组,每个密度组设3个重复,并放养于循环水养殖系统64d.
本研究以相同养殖环境条件下分别以点带石斑鱼(S)、大菱鲆(D)、河豚(H)以及半滑舌鳎(B)4 个鱼种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池中采集水样与载体为对象,采用平板分离法及液体培养法定量研究具有除P 能力的细菌及其特性。
为了规模化人工养殖生产商品小丑鱼,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研发了小丑鱼室内工业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和技术,小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由10 个圆形带脚的玻璃钢养殖桶和1 个水处理玻璃缸及管道系统等组成,采用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藻板潮间带藻类过滤(ATS)和大型海藻过滤进行循环水处理。
微生物和微藻是养殖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因子,其生态功能及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对水环境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筛选自养殖水体环境的六种微生物—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la、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a、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durans)Bha、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
近年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病害频繁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合理先进的养殖模式一直是对虾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通过对养殖水的过滤、生物净化以及增氧和消毒等处理,在提高单位养殖产量的同时,减少药物使用,以达到“零污染”排放,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对虾,建立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的目的。
盐度是影响水生生物呼吸代谢、生长、存活及免疫防御等生理活动的关键生态因子之一。水产动物在幼体时期,由于其身体机能的不完善,其对盐度的改变反应极为敏感,当盐度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到它们的生长发育甚至存活。探明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幼体生长的适宜盐度,有利于提高人工育苗的成功率。
通过循环系统将对虾池塘与鱼类混养池塘相连,开展分池-多营养级循环水养殖对虾的研究。采用养殖水化学方法密切监测池塘中氮磷营养盐、浮游植物、颗粒物质含量等变化,研究泵出对虾池塘底层水对池塘水质的改善情况,以及明确鱼类混养池塘对底层水的净化和物质利用情况。
近年来,生物浮床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以陶粒为主要骨料制成了一种新型浮床,并将其应用于池塘养殖中,探讨了浮床在池塘养殖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以期为陶粒浮床在池塘养殖和水污染治理中的运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会议
为了研究大菱鲆成鱼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对系统水质指标、饵料利用率以及生长的影响,我们设计了3 试验密度组,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14.30kg/m2、20.49kg/m2、31.32kg/m2,为期120d,实验结束时养殖密度分别为30.09kg/m2、41.30kg/m2、60.07k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