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地被植物北景天和草地早熟禾抗旱性研究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sywl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北景天(Sedum kamtschaticum)和草地早熟禾(Poapretensis)2种园林地被植物采取控水方式进行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测定了此过程中二者的六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膜透性增大.SOD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复水后,北景天趋向于对照恢复,而草地早熟禾未能恢复.
其他文献
黄河故道沿线二次综合开发,对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改变黄河故道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自“七五”以来,沛县县委、县政府和沿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沿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开发效益明显提高,黄河故道开发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本文介绍了黄河故道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指出流域交通发展落后、沿线产业发展缓慢、综合开发利用较差、薄弱村占比较大等是制约黄河故道沿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
本文从故黄河区域农业资源优势,阐述依据这些资源优势发展产业化的途径.并从科技、政策、种养结构调整、市场经济规律、信息服务等条件的支撑,探索故黄河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前景和拉长产业链的基础.
中泓贯通工程是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带项目的八项工程之一,在规划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黄河故道中泓贯穿整个黄河故道地区,是区域内的一条主脉,是串接其他工程的一条主线,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这条主线,以中泓贯通为导向,发展建设其他七项重点工程。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中泓贯通与道路畅通、土地整治、农业提升、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环境整治和扶贫开发工程之间的联系与衔接,通过实施中泓贯通工程,引
本文通过徐州市故黄河(市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成果的介绍,简要分析了工程建成之后所发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重点阐述了在工程设计优化、注重建设管理和强化运行管理条件下的"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三位一体综合治水新经验.
以贵妃玫瑰、维多利亚、矢富罗莎、金田玫瑰4个欧亚种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天津地区进行引种试验.对其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和抗病性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4个葡萄品种在天津地区采用露地栽培,均表现生育期短、浆果成熟期早、抗病性强、果粒硬或较脆、耐贮运的优点,适合在天津地区栽培.
笔者从事茶文化工作多年,在研究历代茶文化的过程中,发现诸多精粹内容可供吸收借鉴,大利社会.对中国茶文化历史进行总结与归纳,可用三句话阐述,一是具有中国原始道教思想的一类人发现了茶、利用了茶;二是佛教文化的传播,促进了饮茶的传播;三是儒家文化思想,使饮茶具有了风雅文化艺术的特点.而天台山在中国茶文化史上,三大精粹占了其中二个,独领风骚,将吸引愈来愈多的国内外茶人关注佛宗道源的天台山茶文化.
采用Yaxin-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分别对白鹤芋5个品种的光合、蒸腾速率日变化及相关的生理和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品种间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和双峰型两类不同曲线;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分别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分析,得出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性.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在水形成水蒸气过程中,吸收热量,可降低植物体叶面温度,从而降低对叶片伤
本研究对收集的蝴蝶兰品种421份,在2005~2011年对其中7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数据的采集并统计分析,最终得到各自的频次分布特点,据此对性状分级方法提出建议.性状变异分析表明:蝴蝶兰数量性状分布区间较大,分布面较广,群体的多样性与整体性较好。但数量性状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连续变化,这种线性、连续性的特性决定了数量性状不能单纯依靠性状所处的分级范围相同与否,进而判断申请品种与近似品种特异性有
从武汉周边山野收集攀援植物野生种以及收集攀援植物栽培种共67种,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观测研究.在半荫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在武汉冬季气温低于5℃时,口红花、翡翠珠、三角梅和空气凤梨容易发生冻害死亡。从生长量来看,达到4m以上的品种有17种;生长量在2-4m的种类有19种;年生长量在2m以下的种类有32种。常绿植物20种,落叶植物46种;攀援方式上,缠绕类有26种;卷绕类有18种
为了建立福建山樱花植株再生体系,本文分别以福建山樱花外植体茎段和由茎段诱导出的腋芽的小叶为材料,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对福建山樱花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2,4-D有利于福建山樱花愈伤组织诱导,茎段和小叶分别接种于MS+2,4-D2.0mg/L和MS+2,4-D2.0mg/L+BA0.5mg/L,相应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3.75%和91.0%.小叶诱导出的愈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