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bird术式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并感染性骨缺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eng_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感染性骨缺损(infected bone defects)经Masquelet技术Ⅰ期采取PMMA Spacer封闭充填治疗后,仍会在术后出现微小窦道及少量脓性渗出,通常按Masquelet技术的治疗要求,这类患者应反复采取清创并更换PMMA Spacer直至感染控制并伤口愈合,在没有皮肤软组织缺损和窦道渗出的条件下,方能采取Ⅱ期植骨修复骨缺损区,通过借鉴One-Stage Autologous Granulated Cancellous Bone Graft(OSAGCBF)技术择采取Ⅰ期清创后直接植骨修复感染性骨缺损的方法,对于经Masquelet技术Ⅰ期治疗后仍有伤口、窦道及渗出的患者,Ⅱ期直接采取OS-AGCBF技术直接植骨修复感染性骨缺损,可以极大的减少Masquelet Ⅱ期植骨修复所需的时间及经济花费。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5岁,平均30.2岁.左踝10例,右踝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行踝关节镜探查清理联合腓骨短肌腱外侧韧带重建手术进行治疗,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医师协会后足与踝
目的 :探讨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早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6月~2016年6月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治疗2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随访进行Harris评分、X线片及临床并发症评估. 结果:20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平均手术时间(54.6±8.2)min,术中出血(206.9±36.6) ml,术后脂肪液化1例,
[目的 ]比较单半径与多半径设计的固定平台高屈曲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的短期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行单膝固定平台高屈曲型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单半径假体组(Stryker Scorpio NRG)52例和多半径假体组(Zimmer NexGen LPS)53例,手术均为同一手术医师完成。
目的 探讨使用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重建治疗新鲜外踝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 方法 2013年5—2015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对17例新鲜外踝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重建.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9~52岁,平均28.9岁.左踝11例,右踝6例.术前均经查体及MR检查证实为踝关节外踝撕脱骨折伴距腓前韧带撕裂.采用踝关节前内侧、前外侧、外侧正中及跗骨窦入路共计四个关节镜入路
目的 :通过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方法:对本组22例患者,首先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注意有无发生肿瘤的相关因素,注意患者心理状态,注意有无肢体残疾;然后依据患者的个体特点、文化水平高低、实际病情,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疏导和止痛药物。一般文化水平高、年轻、有接受力、治疗愿望迫切者,无其他疾病而且无明显性格障碍的骨肿瘤患者,采用止痛剂加心理干预与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例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的青壮年患者,入院后先行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患肢牵引固定.完善术前准备,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术后8-24个月定期随访复查,观察患者术后疗效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22~45岁,平
目的 应用重建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即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方法 分析1999~2010年我院应用重建钉治疗18例复杂股骨骨折的临床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采用C臂X光机透视下闭合穿钉内固定,患肢尽量内收,骨折牵引复位后,于股骨大粗隆上方切口约8cm长,切开外展肌,从大粗隆顶内后方梨状窝将曲柄锥插入股骨内,拔出曲柄锥,插入导针,透视证实导针位于股骨髓腔内,逐级扩髓,插入髓内钉。
目的 评估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中距骨和腓骨在踝关节中的位置。方法 100名测试对象纳入本研究,其中50名为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A组),50名为非踝关节不稳疾病,至我院就诊的患者(B组)。每名测试对象行MRI检查,并在横断面上采用2种方法测量腓骨在踝穴内的前后位置:AMI (axial malleolar index)是以距骨为参照物测量腓骨的位置;IMI(intermalleolar index)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操作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05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18例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2.6岁.麻醉采用:局部+强化麻醉.手术采用Joimax椎间孔镜手术操作系统,行"游离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到目前为止,TK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约为1%(0.3%-2.5%).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相对常见,发生率约为0.3%-2%,胫骨假体和髌骨假体周围骨折更少见,分别为0.3%-0.5%和0.6%.目前国内尚未见膝关节置换术后Felix ⅡB型胫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文献报道.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施行1 例复杂膝关节置换术后Felix ⅡB型胫骨假体周围骨折翻修术,总结后报道如下柄进行文献回顾与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