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典型中央空调系统的选型和运行分析

来源 :2011第三届中国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Ap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的中央空调方案选择,空调设备进型,从最开始单纯选择高效率、低成本的合资设备到开始考虑新能源、新环保意识形势下对中央空调方案及设备选择,直到现代最新型地源热泵空调方案及设备选型,及其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各种空调方案所取得的运行经济效果。
其他文献
从国务院多部门前期调研透露的信息看,“十一五”期间,结构调整目标实现不彻底,转变发展方式进展缓慢,投资和出口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要素投入;而在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这是一个意向鲜明的信号——刚刚开始启程的“十二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迈出更大的步伐,迈向
文中着重阐述了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某住宅工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岩土热物性勘测报告,分析得出了冬夏季节地源侧回灌温度,并通过混水的方式实现,此种方式同时也降低了蒸发器(冷凝器)的阻力。
化工厂内16-19℃工艺循环水,需专门启动冷却塔进行降温以满足生产需要。本项目利用化工厂低温工艺水为水源热泵的热源水,经热泵主机吸热降温后再输送回工艺车间。而热泵冷凝器侧制出50℃的热水满足工业园区采暖需求。这样既满足了工厂工艺冷却,也解决了建筑采暖需求,同时减少了化工厂余热排放及水资泺浪费。
本文主要针对冷负荷占优的建筑物,提出冷却塔辅助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结合实际工程,利用地热换热器设计软件对谈工程进行长达20年的运行模拟与优化设计,得到了地埋管与冷却塔各自承担的冷负荷的最佳比例。并对复合系统与单纯的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发现冷却塔辅助的复合系统具有较高的地埋管运行效率与较低的初投资,是值得推广的地源热泵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地下水源热泵运用到个人住宅和小型建筑群中。能源价格的下跌和对热泵的误解,是造成其失败的主要原因。误解形成的原因是过快的发展建立在能源价格以及设备和安装人员质量差的基础上,从而导致很多故障和供暖质量差。由于减少温室气体的现行目标以及化石燃料的不确定性,使法国热泵市场再次兴起。自1997年以来,在由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暑(ADEME)和法国地质矿产调查局(BRGM)支持的法国电力公司
对地源热泵系统现场热响应试验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某工程对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工程场地土层变异性不大的情况下,试验结果较为稳定,受大气温度及回填材料的影响较小。
2006年10月在泰国甘烹碧府(Kamphaengpbet)安蓑了用于房间制冷的地源热泵试验系统,并运行了17个月。期间通过对换热钻孔中温度变化的测量,评估了地下热物性以及该系统短期和长期运行对地下热环境的影响。期间还测量了二次热媒、室内和大气温度。通过测量耗电量和二次热媒的流速以评价系统的性能系数(COP)。本文给出了温度测量和系统性能计算的结果。
本文给出了对复叠式热泵的热效率进行数值研究的结果。确定了制冷剂R407C和R134A在温度20~105℃(68~221下)时循环的最佳参数。给出了在地热供暖的供回水温度为90/70℃(194/158℉)的传统建筑物供暖系统中利用热泵的可能性。
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通过介绍国家相关的法规及政策,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论述了水源热泵系统工程中水资源论证的重要性及其五大组成部分。通过例举热泵机组厂家对水质的要求,详细介绍了相关水处理设备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利用电脑模型预测性能已成为地源热泵的设计和管理的一个标准流程。模拟工具的功效不仅取决于其计算的准确性,还取决于选择适当的模型和输入数据的技巧。本文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的设计方法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我们计算所监测的地泺热泵系统的能效系数,分析温度、流量和耗电量的瞬时测量值,并且我们比较了模拟结果与每个季节末期的性能系数(季节性能系数)。利用TRNSYS软件进行模拟,我们得到季节能效系数的模拟结果与试验